内网攻防实战图谱:从红队视角构建安全对抗体系

978-7-115-68097-6
作者: 朱俊义李国聪皇智远
译者:
编辑: 傅道坤
分类: 其他

图书目录:

第 1章 红队初探  1

1.1 攻防演习概述  1

1.2渗透测试和红队评估  4

1.2.1渗透测试  4

1.2.2红队评估  4

1.2.3 渗透测试和红队评估的区别与联系  5

1.3常见的攻击模型  6

1.3.1 PTES模型  6

1.3.2 MITRE ATT&CK模型  6

1.3.3 网络杀伤链  7

1.4 安全风险参考列表  8

1.4.1 OWASP TOP 10  8

1.4.2 CWE/SANS TOP 25  9

1.5 APT 11

1.6 总结 13

第 2 章 基础设施建设  14

2.1 C2基本概念  14

2.1.1 常见的C2架构  15

2.1.2 C2的通信方式  18

2.2 部署Cobalt Strike  18

2.2.1 Cobalt Strike架构  19

2.2.2 Cobalt Strike部署步骤  19

2.2.3 Cobalt Strike客户端功能  21

2.3 部署内网实验环境  27

2.3.1 安装 VMware Workstation  27

2.3.2 安装 Kali Linux操作系统  28

2.3.3部署实验AD域环境  29

2.3.4配置 DMZ 区边界服务器  35

2.4 总结  36

第 3 章 信息收集  37

3.1 收集主机信息  37

3.1.1 基于 Linux 的主机信息收集  38

3.1.2 基于 Windows 的主机信息收集  43

3.2 收集网络信息  57

3.2.1 工作组信息收集  57

3.2.2 Windows 域信息收集  58

3.3 总结  69

第 4 章 终端安全对抗  70

4.1 常见的终端安全软件类型  70

4.1.1 反病毒引擎  70

4.1.2 EDR  72

4.1.3 XDR  74

4.2 AMSI 对抗  75

4.2.1 AMSI 的工作原理  75

4.2.2 AMSI 绕过技术 762 目 录

4.3 受保护进程对抗  80

4.3.1 PPL 的核心保护机制  81

4.3.2 攻击受PPL保护的lsass.exe 进程  82

4.3.3 攻击受PPL保护的反恶意软件进程  84

4.3.4 通过 DLL 劫持在PPL进程中执行代码 88

4.4 通过系统调用执行攻击载荷绕过终端安全 90

4.4.1 系统调用绕过EDR的原理  90

4.4.2 实战案例:通过系统调用实现Process Hollowing  91

4.5 通过APC注入绕过终端安全实例  96

4.5.1APC注入的流程  96

4.5.2 APC队列与线程状态的关联  96

4.5.3与APC相关的系统函数  97

4.5.4 APC注入的实战步骤  98

4.6 总结  100

第 5 章 隔离穿透  101

5.1 背景  101

5.2 防火墙配置  102

5.2.1 个人防火墙配置  102

5.2.2 域防火墙配置  104

5.2.3 利用命令行配置个人防火墙  107

5.3 判断网络连通性  110

5.3.1 TCP  110

5.3.2 HTTP 110

5.3.3 ICMP 111

5.3.4 DNS  111

5.4 SOCKS代理技术  112

5.4.1 SOCKS基础  112

5.4.2 在Metasploit上搭建SOCKS代理  113

5.4.3 在CobaltStrike上搭建SOCKS代理  116

5.5 常用的隧道技术  118

5.5.1 网络层隧道技术  118

5.5.2 传输层隧道技术  122

5.5.3 应用层隧道技术  127

5.6 常用内网穿透技术  134

5.6.1 基于NPS的内网穿透  135

5.6.2 基于SPP的内网穿透  137

5.6.3 基于FRP的内网穿透  138

5.7 总结  140

第 6 章 数据传输技术  141

6.1关键文件收集技术  141

6.1.1 敏感文件的特征与定位  142

6.1.2 重点路径与自动化收集  142

6.2 文件压缩打包技术  143

6.2.1 7-Zip压缩工具的实战应用  143

6.2.2 压缩后的验证与处理  144

6.3 数据传输途径  145

6.3.1 通过C2框架传输数据  145

6.3.2 利用Nishang框架传输数据  146

6.3.3 利用certutil传输数据  147

6.3.4 利用BITSAdmin传输数据  148

6.3.5 利用PowerShell传输数据  148

6.3.6 利用云OSS技术进行传输  151

6.3.7 限制数据传输大小  154

6.3.8 利用FTP传输数据  156

6.4 总结  158目 录 3

第 7 章 权限提升  160

7.1 Windows权限提升基础  160

7.1.1 Windows用户和组  160

7.1.2安全标识符  161

7.1.3 访问令牌  162

7.1.4 访问控制列表  162

7.2 Windows用户账户控制  163

7.2.1 使用Windows事件查看器绕过 UAC  163

7.2.2 使用Windows 10按需功能助手绕过 UAC 165

7.2.3 使用ComputerDefaults绕过UAC  166

7.3 使用Windows内核溢出漏洞提权  167

7.3.1 查找相关补丁  167

7.3.2 使用CVE-2021-1732提权示例  168

7.4 使用Windows错误配置提权  169

7.4.1 不安全的服务权限  170

7.4.2 可控的服务路径  170

7.4.3 不安全的注册表  170

7.4.4 Windows路径解析漏洞  171

7.5 Linux权限提升  172

7.5.1 使用内核漏洞提权  172

7.5.2 利用以root权限运行的服务漏洞  173

7.6 总结  175

第 8 章 横向移动  176

8.1 通过IPC横向移动  176

8.2 通过COM对象横向移动  178

8.3 通过WinRM横向移动  180

8.3.1 WinRM的通信过程  180

8.3.2 横向移动方法  180

8.4 通过WMI横向移动  182

8.5 使用Mimikatz的AD域横向移动  183

8.5.1DCSync攻击  183

8.5.2 Pass-The-Hash和Pass-The-Ticket  184

8.5.3 OverPass-The-Hash  185

8.5.4 黄金票据攻击  186

8.5.5 白银票据攻击  187

8.6 总结  188

第 9 章 权限维持  189

9.1 Windows权限维持  189

9.1.1 加入startup文件夹  190

9.1.2 服务加载  190

9.1.3 系统计划任务  193

9.1.4 注册表加载  194

9.1.5 映像劫持  196

9.1.6 屏保劫持  198

9.1.7 影子账户  199

9.2 Linux权限维持  203

9.2.1 使用sudoers维持权限  203

9.2.2 使用SSH软连接维持权限  204

9.2.3 创建SSH公私钥维持权限  205

9.2.4 使用系统后门管理员维持权限  207

9.2.5 使用Alias维持权限  208

9.2.6 使用crontab维持权限  210

9.2.7 修改bashrc文件维持权限 ..211

9.3 总结  213

第 10 章 域安全  214

10.1 域用户和域组  214

10.1.1 域用户  214

10.1.2 域组  217

10.2 域环境下的身份认证  219

10.2.1 NTLM域环境下的认证  220

10.2.2 Kerberos认证的三个阶段  220

10.3 域环境中的常见漏洞 223

10.3.1 Zerologon 漏洞(CVE-2020-1472)  223

10.3.2 PrintNightmare(CVE-2021-34527)  228

10.3.3 SAM 名称伪造(CVE-2021-42278)  231

10.3.4 Active Directory 证书服务(AD CS)漏洞  234

10.4 总结  243

第 11 章 Exchange安全  244

11.1 Exchange体系结构  244

11.1.1 客户端访问服务器  246

11.1.2 客户端/远程访问接口和协议  249

11.2 Exchange漏洞分析  251

11.2.1 CVE-2020-0688  251

11.2.2 ProxyLogon  256

11.2.3 ProxyShell  262

11.3 总结  267

第 12 章 钓鱼投递技术  268

12.1 网站钓鱼  268

12.1.1使用 Cobalt Strike克隆网站  269

12.1.2使用mip22克隆站点  270

12.2 邮件钓鱼  271

12.2.1 SPF  272

12.2.2 使用Swaks进行邮件钓鱼  273

12.2.3 使用Gophish进行邮件钓鱼  276

12.3 文件钓鱼  280

12.3.1 使用Lnk快捷方式进行攻击  280

12.3.2 制作压缩包自释放文件发起攻击  283

12.3.3 使用Microsoft Word宏文档发起攻击  285

12.4 标识隐藏技巧  287

12.4.1 使用默认隐藏的后缀名  288

12.4.2 使用.scr扩展名  288

12.4.3 使用Unicode控制字符反转拓展名  289

12.4.4 更改文件图标  290

12.5 总结  291

第 13 章 痕迹清理  292

13.1 清理Windows痕迹  292

13.1.1 Windows日志概述  292

13.1.2 清理Windows日志  294

13.1.3 清理网站日志  296

13.1.4 清理远程桌面连接记录  298

13.2 清理Linux痕迹  300

13.2.1 Linux中常见的日志文件  300

13.2.2无痕执行命令  301

13.2.3清理历史命令记录  303

13.2.4在Linux中擦除文件  304

13.2.5 隐藏远程SSH登录  306

13.2.6 更改日志记录位置  307

13.3 总结  308

详情

在护网行动、攻防演练等实战场景中,内网安全已然成为决定对抗胜负的关键阵地,各类新型攻击手段层出不穷,给防御方带来严峻挑战。本书从红队攻击的基本原理到实际操作,系统梳理内网安全体系中红队所需的核心要点,力求为读者打造一本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的内网安全攻防学习图谱,助力应对实战中的复杂挑战。 《内网攻防实战图谱》共分13章,涵盖了内网安全中的核心主题,其中主要包括红队基础知识、红队基础设施建设、主机上的信息收集、终端安全对抗、隔离穿透、数据传输术、权限提升、横向移动、权限维持、域安全、Exchange安全、钓鱼投递技术以及痕迹清等。 《内网攻防实战图谱》内容全面实用,涵盖了攻防演练中涉及的各种技术,并配有大量的实验演示,可帮助读者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本书尤其适合奋战在护网行动、网络攻防演练一线的网络安全从业者,无论是红队攻击人员、蓝队防御人员还是红蓝对抗中的协调统筹者,都能从中获取贴合实战需求的技术指引与策略参考。

图书摘要

相关图书

Joy RL:强化学习实践教程
Joy RL:强化学习实践教程
计算机组成原理(基于x86-64架构)
计算机组成原理(基于x86-64架构)
计算流体力学大串讲轻松解锁CFD     从公式到代码的奇妙之旅
计算流体力学大串讲轻松解锁CFD 从公式到代码的奇妙之旅
气体动力学原理和方法
气体动力学原理和方法
肥胖密码:少吃多动,为何还不瘦
肥胖密码:少吃多动,为何还不瘦
不内耗的管理
不内耗的管理

相关文章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