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 design for the web
宁成功 黄雪珂 杨林 杨薇薇 译
北京
送给我的父母,感谢你们总是信任我可以解决任何问题。
宁成功
2010年重庆大学硕士毕业后加入腾讯公司至今,热衷研究各种互联网产品,最早从事PC端产品设计,后顺应移动化大潮,转做移动端产品设计工作。现任腾讯SNG社交平台部移动产品中心高级产品经理,主要负责手机QQ空间和移动App的相关产品策划。个人成长受益于行业、公司和团队,无以为报,仅尽微薄之力,组织团队翻译此书,并负责本书第11章至第15章内容翻译和全书的审核校对工作,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联系或加入我们,我的邮箱1442769806@qq.com
黄雪珂
腾讯产品经理一枚,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对策划痴迷,喜欢塑造新事物的过程。目前就职于腾讯SNG社交平台部,在产品策划的学习路上孜孜不倦,也很乐意与大家分享成长所得。负责本书第3章至第6章内容的翻译,希望翻译的作品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不妥也请海涵。欢迎大家的询问和交流,我的邮箱:xuekeprogress@qq.com
杨薇薇
金牛座的成都妹子,毕业于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现任腾讯SNG社交平台部产品经理。热爱互联网,擅长舞蹈和主持,喜欢一切新鲜有趣的事物。很幸运能成为本书的第一批读者,也很感激能用自己的母语将作者的思想分享给大家。在本书中负责前言和第1、2章内容的翻译,欢迎大家沟通交流!我的邮箱:iamviviyoung@gmail.com
杨林
毕业于中山大学电子系,现任腾讯SNG社交平台部产品经理,负责手机QQ空间相关产品工作。爱美食,有志吃遍大江南北;爱骑行,曾和小伙伴们用26天时间完成青藏线全程;爱折腾,曾在研究生期间休学北上创业一年,参与完成一款百万级互联网产品,团队被顺利收购后返校继续完成学业。本书中负责第7章至第10章内容的翻译,欢迎大家讨论交流,我的邮箱:yanglin13@gmail.com
人类依然处于互联网时代的黎明时分,微微的晨光还照不亮太远的路。
——腾讯CEO马化腾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它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眼镜、手表、电话、商场等一大批曾经占据我们生活主线的重要工具,已逐渐被互联网产品所取代。变革还在继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被颠覆、被挑战,也会有越来越多的生活方式被改变、被创造。
在我们体验互联网所带来的便利与快乐的同时,是否思考过构筑网络世界的基本元素——互联网产品,是如何被开发和创造出来的?它们是否有律可循,是否可以复制?它们的供、产、销与传统实体产品有何不同?
……
如果你想了解以上问题的答案,翻开此书或许是个好的开始。
本书由浅及深地阐述了互联网产品的定义、开发人员的主要职责及互联网产品设计规范,适用于一切互联网相关工作者阅读,不仅包括交互设计师、产品经理,也包括工程师、系统测试等人员。
产品:作者善用诸如“好的产品会讲故事”、“萝卜和大棒”、“小步快跑”等生动形象的例子,比喻、讲解产品设计原理。如果你是一名初入行和准备入行的产品经理(或交互设计师),这些有趣的小故事会帮助你快速理解成功产品背后的设计理念;如果你是一名已经工作多年的产品经理,作者凭借多年的从业经验,系统总结出的设计思想也会让你受益匪浅。
开发:虽然本书不是一本专业的技术开发类书籍,但书中讲解了许多适合互联网产品特点的开发、迭代及发布方式,也深入探讨了代码编写等问题,由表及里,深入浅出,特别适合对产品设计有兴趣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
测试:作者在本书中高度强调了测试环节的重要性,不仅系统地梳理了标准化测试的类型和方法,还对软件测试的时间、操作、记录等方面给予详细的说明。从事测试方面工作的工程师也可在本书找到需要的东西。
本书章节之间既彼此联系又相互独立,每一章内容均可作为该领域的专业素材,读者亦可根据自己需要,重点研读其中某一部分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由美国互联网同行Randy J. Hunt所著,为了尊重原著,书中很多例子和描述都遵从了作者的原意,但由于国情以及工作和生活环境的不同,个别内容和方法可能含有地方特色。为了更好地帮助中国读者了解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译者在不失原意的基础上做了些调整,并在有需要的地方给予适当的注释,希望便于国内读者阅读,也恳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宁成功
2014年2月1日于深圳
非常感谢我的未婚妻KelseyTaylorWeireter。她对我写作这本书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和无与伦比的热情。如果没有她数月以来的大力支持我不可能如此顺利地完成本书的写作。
特别感谢 New Riders出版社、Peachpit出版社以及Nikki McDonald对我第一本著作的信任。Bob Lindstrom 和 Cathy Fishel-Lane在我写作的过程中为我提供了大量的反馈和帮助,让我看待问题有了全新的视角和观点,这些都很好地帮助我明确了所要表达的重点和方向。还要感谢Catherine Oliver、Tracey Croom、Jan Seymour、Kim Scott和Charlene Charles,他们一直帮助我润色辞藻,进行熟练的文字加工,并帮助我修正本书的设计,出色地完成制作工作。
感谢Etsy的领导们让我有机会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并将这些原则应用到实际学习和工作中去:Rob Kalin相信我想做的任何事情,允许我去尝试和犯错,还有Chad Dickerson和Marc Hedlund,他们对我来说是难以置信的鼓舞者和无比知心的好朋友,当然也给予了我全新的视角和乐观的心态。
特别感谢Etsy所有信任我并出色完成工作的设计师们。他们深信Etsy公司值得他们为之全身心地投入,在这里是如此快乐和热情地做着一件不可思议的工作。还要感谢Jay Carlson 这位从一开始就陪伴着我的合作伙伴。另外要特别感谢KimBost,他在我们设计过程中引入很多概念和问题,并提供了许多设计原则和解决方案。
本书所讨论的许多概念和方法是基于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在Etsy所积累的经验。衷心感谢工程师和产品经理Kellan Elliot-McRae、Wil Stuckey、Dan McKinley、Erik Kastner、Frank Harris、Eric Stephens、Eric Fixler 和 Nicholas Cook,他们愿意接受不同的设计方法,由于他们的投入和支持,我们的互联网产品才愈发强大。
最后由衷地感谢StevenHeller对我的鼓励和支持。
“人们认为设计就是造型。其实设计与外表形状无关,也并不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去创造。好的设计如同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态度,结合科学技术、认知理论、人文关怀和自然美学去创造出整个世界都没有意识到的、曾经并不存在的东西。”
——PaolaAntonelli,资深策展人、设计师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建筑与设计部馆长
2010年1月,在尝试过很多工作并创业后,我进入了一个从未涉足过的工作领域,之前我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情况,工作岗位是Etsy的交互设计师,Etsy在全球市场提供独一无二的产品,但实际情况是当时它只是一家拥有50人的小公司。
Etsy创建于2005年,在2009年时就已出售了价值1.8亿美元的商品。有些人认为它是一个以设计为中心的品牌,但事实上设计团队很小。它是一个能让艺术家和设计师出售他们所创造的实体产品的平台。作为一个软件产品,它仅需要互联网产品设计人员,故没有雇用任何实体产品设计师。新年伊始,团队中却还没有在职的互联网产品设计师。我在Esty的第一周,也是为数不多的其他互联网设计师齐聚在团队的第一周,我们不断地调整以适应工作。随着时间推移,我开始学习怎样利用我之前的工作经历帮助我研究满足Etsy要求的设计,这是一种全新的感受,一切都感觉很新鲜。
这里没有太多所谓的“走廊谈话”,因为我们并没有真正的走廊(走廊谈话是指一种非正式的沟通方式,此处作者意为公司创立伊始规模较小。——译者注)。不过,我会选择谈论这个被称为“产品”的神秘之物。
什么是产品?
我们的首席执行官,也就是Etsy的创始人,曾是一个“产品大拿”。“设计师”以及“产品经理”都属于“产品团队”。老实说我以前真的不知道“产品”是什么意思,甚至当时我的任务就是创建它!在加入Etsy前我用三年的时间创建了另一个互联网产品,这个过程之前一直被称为“建一个网站”,如果我跟一个行内人交谈我会将其说成是“开发一个互联网应用程序”。
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大量的提问、频繁的猜测、不停地犯错和吸取教训,我逐渐理解了“产品”的含义。“产品”就是我们所创造的东西,比如网络应用程序、手机应用程序和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很多人听到“产品”会联想到牙刷或烤面包机。在Etsy,产品一直指的是软件。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开始理解“设计”和“产品”之间的关系,并意识到团队的本质是“产品设计团队”,其他的名字用起来就像廉价又不合身的西装那样不适合。Etsy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们用一个定制的答案去解释这样一种独特的情况。至少我们是这么认为的。
但事实证明,我们的答案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其他软件公司已经将“产品设计”作为一个专业用语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许多初创公司和其他公司也开始开发软件产品,我意识到我们需要一个公用语言来描述这样一个足够大、善于分享且有影响力的行业。毕竟互联网产品已经对数十亿人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
通过不断积累,我开始了解产品设计是什么以及如何做好产品设计。写这本书是由于我想对产品设计进行定义,更重要的是,我还想把我所认知的产品设计基本原则及创建和发布流程分享给读者。
读完这本书,你就会对设计数字产品所涉及的内容有一个更完整的理解,更能明白设计过程是怎样的,以及如何把它做好。
任何从事产品设计、网页设计、网络媒体、软件开发、管理和领导等领域工作的人都将在本书中找到价值。
我希望你们能享受学习产品设计原则的过程,就像我享受发现它们的过程一样。
浏览器里的书签是什么?手机里的应用是什么?很多网站、移动应用、服务和工具都已在网络上找得到,但你还想要一个新产品——因为你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有一个体验需要设计出来,当然也包括它的视觉展示。你确定跟你一样,还有一群人的需求未得到满足,并且你也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来满足这些需求。
如何创造一个应用程序让人们发现它?如何提供可以让人们反复使用的服务?如何创造一种工作方式,能够使你、你的合作伙伴以及你的产品跟上用户、市场甚至是整个世界的变化?
这本书将指导你去探索互联网产品“设计”和“发布”的基本原则。你将学习如何构思、设计和实现一款产品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将了解到什么类型的产品可以吸引和满足用户,你还将了解到用户使用产品时,产品是如何对他的反应产生影响并满足他和你的目标。
我们采用这样一种贯穿始终的设计思维——从产品探索到用户获取,再到产品使用和产品超越。按照如上方法,我们将能做出非常棒的设计。
首先,让我们探讨互联网产品究竟是什么,是什么让一个产品能成为真正的产品。
想象一家叫贝拉的餐馆,它的纽约风味比萨非常热卖。由于味道可口,你每周都会从贝拉订购比萨。
贝拉有它的网站,你经常去那里查找电话号码,查询营业时间,了解每日特色菜,又或者把地址复制下来发送给和你一起吃晚饭的朋友。对你来说,贝拉的网站起到了类似一本供查询的小册子的作用。
但“小册子网站”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产品。它主要是静态内容,交互也仅仅限于浏览内容。除了登录电子邮件账号,贝拉的“网站”没有提供更多供用户贡献内容或参与互动的功能。
从贝拉的网站很容易认识到两件事:
它非常适合贝拉的业务需求;
它是一个小册子,不是一个产品。
所以贝拉的网站不是一个产品,但它可能正在使用一个产品,我们接着往下看。
想象你是贝拉的老板。每天上午你在午餐前两个小时到达餐馆。你的员工已经就位,卡车正在运送当天订单的货物,你也开始了日常工作。
你被告知多送了一些蘑菇,但本周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存储它们。“啊哈!我们今天可以做很多特殊的比萨,这样就能在那些蘑菇还很新鲜的时候把它们卖出去。”哇,你确实很擅长做餐馆生意!
在办公室坐下后,拿出笔记本电脑并以管理员身份打开贝拉的网站。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对贝拉网站设置的所有页面:主页、菜单、预订订单、历史记录以及博客。
你点击博客区域上的“新建”按钮,开始写一篇新的帖子:四种口味的蘑菇比萨,买一送一,仅限今日,支持内吃或外卖。你为文章选择“每日特色”类别,在点击“发表”按钮后,这篇帖子出现在贝拉的网站上。
一旦发表成功,系统会生成一个博客链接,并自动发布到Twitter,关注贝拉Twitter的客户会接收到关于该消息的特殊提醒。
正如我们所想象的!在背后,贝拉的“小册子网站”正在使用一个产品(Twitter)。作为贝拉的老板,你每天都在使用互联网产品,在线上管理你的业务,比如告知顾客特价活动,建立业务信誉及维系客户关系。
管理、促销和沟通对业务起到的助推作用远不止一个网站能起到的作用。你所使用的互联网产品表面上看起来像一个网站,但进一步查看你会发现它的特性、功能、意图和设计是非常不同的。你可能会使用相同的浏览器、电脑、平板电脑或手机去访问网站和互联网产品,但是它们有着非常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会影响你如何设计。
让我们来看看是什么能让一个产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产品,以及它是如何区别于一个网站的。以下这些基本因素可以帮助我们对互联网产品和网站进行区分。
1.2.1 使用频率
用户可能偶尔访问一个网站(新闻网站可能是访问最频繁的),但用户一般会一遍又一遍地访问一个互联网产品。
1.2.2 数据和内容的方向
网站通常只从站点到访问者单向传送内容(文本、图片、音频或视频),而产品可以双向传送。换句话说,网站通常是消费型体验,它从数据库中读取内容,而产品有着创造或参与的体验,能够读取内容也能将内容写入数据库中。
1.2.3 导航制还是参与制
网站的界面是专为内容消费而定制的,而产品的界面则包含许多复杂元素,以保证用户可以完成输入。网站导航支持用户浏览媒体的交互,而产品导航不仅支持用户浏览交互,还鼓励用户添加内容、发起投票、输入信息、连接他人、分类内容,或使用其他的产品/服务。
1.2.4 账号
一般来说,网站无须登录即可访问,产品则通常需要登录唯一账号才能体验相应的服务。因此,产品可以创建和永久存储唯一的个人用户数据资料。
1.2.5 页面还是流
网站内容可能随着时间改变,但视图和表现层面却是相对静态的。因为它们像一本打印出来不会改变的书,通常将这些视图称为“页面”。产品则是高度动态的,它包括许多视图,每个视图通常包含许多状态(如默认状态、最近修改状态、功能错误状态、界面为空状态等),任何一个状态都可能显示给用户。产品常常以一种视图序列来传递功能(通常称为“流”)。
1.2.6 超越浏览
网站的体验仅限于浏览内容,产品则可能扩展到其他服务,如发送电子邮件到收件箱,发送短信到手机,或通过电脑/移动设备上安装的应用程序进行沟通。随着产品的成长,它们可能拥有你从来没有想过的功能和服务,如客户支持和与现实世界的互动。
产品是复杂系统,涉及许多人、功能和设备,这也正是设计的挑战所在。比较起来,它们无疑与感觉更容易理解的网站有所不同,但稍后你会看到网站设计技巧却是创建产品的基础。
谈到产品特点,你脑海中可能已经开始浮现千百种类的各种产品。产品类别可能有无数种,为了便于制定产品设计策略,我们将其组织成几个大类,加以区分。如有些产品可以独立运作,有些产品是某体系中的一部分,还有些产品为其他产品搭建平台。
1.3.1 独立运作产品
独立运作的产品是指那些使用时提供完整体验和价值的产品。当我每天早上第一次看手机时,点击一个雨滴状图标,即可查看今日天气预报——阳光明媚,无雨,70华氏度(21摄氏度)。这个体验真赞!
随着这个简单的点击,我“被动”地向天气应用程序共享了位置信息,允许它访问我手机上的GPS数据。我也做了一个有效的输入,所以我每次打开应用程序都会获得一份独特的信息,该程序很好地满足了我的个人需求,这是一个阐述独立产品的好例子,但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是如此简单。
1.3.2 生态系统产品
有时一款产品本身会提供一些价值和功能,但是在搭配其他产品、服务或人后能提供更多的价值,就像一套产品。生态系统产品需要不只一个“连接点”。像这个例子所说,它连接了其他人、产品或服务以及第三方应用程序,允许在多处或是在不同的设备上多次使用。让我们看看各种连接点,以及它们是如何连接互联网产品的。
1. 其他人
生态系统产品通常需要朋友。它们通过输入列表连接到你的其他网络账户,允许你搜索其他人,并将你可能会联系的人主动推荐给你。
由于连接到其他人,生态系统产品不仅包括人工信息输入(或由软件生成),还包括生态系统内的其他人自动推送给你的信息和体验。这种多用户/多源生态系统的属性往往鼓励你频繁地使用。连接到的人越多,就越可能因为他们的使用而促进你对产品的使用。类似地,你的使用也将提高他们的使用频率。
通信服务是生态系统产品中一个很好的例子,它靠帮助用户连接到其他人提供服务。作为一个通信工具,其核心产品概念在于满足两个及两个以上用户的联系和沟通。
2. 其他产品和服务
除了连接到其他人,一个生态系统产品还可以向其他产品或服务主动发起连接。一款叫“IFTTT”的产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于2010年推出,用来帮助人们“把互联网应用到工作中”。这个产品会用一个叫做“recipes”的功能将一个产品的API和另一个产品的API连接起来。
举个例子,IFTTT的“recipes”功能可能会是这样的:当用户对Tumblr上某篇帖子点击“喜欢”按钮,它会同时在用户的Facebook墙上粘贴该帖子的链接。这样,两个产品——Tumblr和Facebook——就通过第三方应用“IFTTT”连接上了。
3. 多客户端
生态系统产品往往连接了网络产品和本地应用,有时甚至是第三方应用程序也可能成为重要的连接点,例如它们提供本地应用的产品,主要是基于网络且缺乏本地应用体验。这众多的连接点允许你与产品在许多地方进行交流,方便、流畅且有效,这些都是“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设备”都可以使用的产品。
Evernote笔记这款产品可以让你创建、编辑、组织和搜索文字,还可以添加图像和音频。Evernote的关键特征是它的笔记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设备上访问,所以这是一款基于网络的产品,它有iPhone、iPad、Android、MAC OS X和Windows版本。在这种背景下,该产品具有一个同步服务关系可以将用户的所有资料连接在一起。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是单一的产品,但实际上包含了多个产品(网络应用程序、移动应用程序、桌面应用程序),并连接成了一个生态系统,进行互动操作。
1.3.3 平台产品
平台产品对其他产品和功能的支持对普通用户来说通常是无形的。然而,大多数主要的网络服务、社交网络和网络品牌都有一个或多个平台产品让其见诸于用户。
旨在简化在线购买的亚马逊支付产品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就其本身而言,审核不是产品体验的主要部分,只有当它融合到其他购物体验中时,它才被称为一个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亚马逊提供了一个服务于其他产品的“内部”的平台产品。
1.3.4 不断进化的产品
这些不同产品类型之间的界限并不总是很清楚,产品可能随着时间而改变。当它们变得更加成熟且功能齐全时,许多产品会从“独立产品”发展到“生态系统产品”再到“平台产品”。许多成熟的产品也可能发展成为包含全部三种类型。有时候它们会因为一些人用新的方式改变或使用而进化。某些时候,产品也会由于商业原因而改变。
让我们看看Facebook产品体验的一个例子,它触及了所有这些产品类型。
虽然这种情况很少见,但可以将Facebook主要作为一个独立的产品去使用。例如,你可以上传这些年你拍摄的照片,回到你的Facebook时间轴可以看到你最近活动的拍照历史。如果设置你的照片权限为私密,Facebook将作为一个独立的产品,只有你可以通过你的Facebook账户去查看,并获得产品服务。
比较常见的是将Facebook作为生态系统产品的一部分去连接其他人、其他服务和其他产品。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Facebook账户去连接另一个产品,允许它发表关于我们在做什么的Facebook评论。就像我只是在听红辣椒乐队的广播,而你却可以在我的Facebook墙上知道这件事。
此外,Facebook已经为成千上万的其他产品搭建好了一个平台。其中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是Zynga公司最受欢迎的“开心农场”游戏,其在Facebook这个大平台上构建了所有的业务。
“能在iOS和Android上运行的程序是什么?”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在你的设备上直接运行,而不是在网络浏览器中运行的应用程序通常被称为“本地应用程序”。例如,iPhone版本的Twitter就是基于iOS系统编程的,可以用于iPhone和iPad。因此,iPhone版的Twitter是iOS平台的“本地应用程序”。
多年来我们都在自己的桌面上使用本地应用程序。“桌面应用程序太旧了吧”,你说什么?再想想。流行的网络产品,如Evernote一类的应用程序可以运行在你能想到的每一个平台上,包括Mac OS X和Windows。因为Evernote在任何地方都可用,你可以非常便捷和频繁地使用它。这也是能让产品保持可用和活跃的原因之一。
使用应用程序几年后,我开始相信我们应该像思考网络产品那样去思考应用程序。当然,它们有着固有的差异(其中有些让应用程序感觉更像盒装软件),但它们也有相似之处。让我们看看它们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并考虑如何通过网络产品的透镜去查看应用程序,以帮助做出更好的产品和程序。
1.4.1 是什么让应用程序和基于浏览器的网络产品不一样
网络产品从来没有“被安装”的概念,相反,它们只是“存在”在一个特定的URL中。因此,它们在每个浏览器内都是随处可见的(假设合理地尝试解决了任何跨浏览器编程的怪异问题)。
因为产品代码存在于一个地方而不是安装在每个个人用户的设备上,所以一个基于浏览器的产品可以对世界上每一个用户立即改变或升级,这简直难以置信。网络产品分发给每个用户的单点形式,让用户仅需在网上访问该产品就能体验到最新最好的功能。
在大多数情况下,网络产品需要实现一个独立的代码,应用程序开发需要复杂的编程语言,当然还有UI(用户界面)设计以及其他的细节问题。此外,创建一个基于本地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通常需要为应用程序的每一个操作系统重新编程——Android、iOS、Mac OS X、Windows、Linux等。即使你正在开发一款多个平台都可使用的“克隆”产品,也难以避免大量的独特设计和工程工作。
如果这一切听起来像是不支持开发本地应用程序的理由,那么你将会在认为网络应用程序是唯一出路的设计派别中找到理想的合作伙伴。那么,为什么你还会开发一款本地应用?
本地应用作为首选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是,本地应用能更深地进入移动和本地的硬件设备(如内存芯片连接的设备、摄像头、麦克风、GPS数据等资源)。
虽然这个断言通常是有争议的,但一般情况下,本地应用程序的执行速度更快,也更能响应用户输入。换句话说,它们经常让用户“感觉”更好。此外,本地应用程序可以更容易创建,所以它们不需要数据/网络连接工作。这方面对居住在地下排满各种参差不齐数据线地区或通过限制流量控制成本的用户来说更加重要。
最后,在某些情况下,由于上述原因,比起网络应用程序你的用户可能更喜欢本地应用程序,那些让人难以理解的原因根植于目标用户的观念中。他们可能更乐于购买软件并享受占有感,在这种情况下,本地应用程序可能非常合适。
1.4.2 为什么会认为本地应用程序是网络产品呢
尽管创建和发布网络应用不同于本地应用程序——它们不具有相同功能,但你的客户可能会同时使用它们。应用的类型是次要的,最终还是要基于整个产品的体验。如果你的产品服务很好,他们会很满意。如果他们预期的体验是许多类型产品的延伸,那么你将接受的挑战是达到或超过他们的预期。
将互联网产品和本地应用产品在你的思绪中隔离开来,会危及一个深思熟虑的产品体验。这个结果很可能会对品牌和形象的持续构建带来负面影响。
在许多情况下,同一拨开发者会既做网络产品又做本地应用产品。发布、分发和安装对本地应用程序的开发要求非常严格,这或多或少降低了工作的流畅性。你可以接受这个过程,但我更喜欢重新定义本地应用程序,尽可能多地把它们当成网络产品。这种重新定义可以帮助你思考,使你的应用程序更容易改变和快速发展,并以自然的节奏进行迭代,与建立一个网络产品的步调保持一致。在本书后面我们将讲述所有这些想法的更多细节。
虽然应用程序可能有一些独特的约束、挑战和机遇,但让我们把它们看成是与网络产品无异的产品吧。在本书的其他部分将涉及它们。
网页产品设计是“运用技能”和“把握机会”的交集。以前从未有这么多的人进入到能使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并提供多种解决方案的开发和分发环节中去。网络产品的扩散可以是削减噪声的一个挑战,机会在于你。人们需要你的观点,你需要开阔思维以适应不断变化和日益灵活的设计世界。
你会身兼数职,所以你要学会迅速做出决策,然后与你的团队成员和用户对它们进行测试。你将学习如何把产出当作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在持续变化的体验中,产品永无止境。
这才是挑战,让我们开始吧。
产品设计需要将许多科学原理融会贯通。它的强大之处在于将这些学科应用清晰地转化成人们能看得到、摸得着并能够使用的产品;它的神奇之处在于让这些学科得以相交融合,碰撞出设计中的亮点。
虽然本书侧重于关注于各学科配合完成的部分,但我们仍需分别研究每一门学科的作用,这样我们更好地构思产品设计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在本章中我们将了解到帮助创建互联网产品所需的各类技能和各项工作。
通常,当一个产品设计师独自工作时,即使不完成全部工作也要完成大部分,由于身处其中,他可能身兼数职却全然不知。
当然,还可能有其他的场景。例如,有些学科可能和产品的开发无关。在这种情况下,下面列举的概要作为需要关注和考虑的部分就非常有效。
如果处于产品或业务的发展期,设计师可能需要与其他专业人员合作来解决出现的复杂问题,他们需要遵守以下列举的一些原则。
UX,UI,IxD——让我们看看这些缩写所代表的含义以及与产品设计的关系。
UX代表“用户体验”,在产品设计领域,“用户体验”曾被滥用甚至被错误地理解为一种“品牌形象”。事实上,“用户体验设计”指的是一种对用户“全部体验”的设计。在这个意义上,产品设计指的就是用户体验设计;然而,反过来则是不正确的。通常对用户体验设计的理解并不包括工程学或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对我来说,产品设计的概念广泛而模糊。不过,在其模糊定义的范围内,核心部分指的就是用户体验设计。
U代表用户,或者我更喜欢用来表示“人”。X指的是人的体验。它是所有与通过设计所创建的场景进行交互和感受的总和。
产品设计试图创建一种易理解且有意义的体验。一个深思熟虑的设计师会对用户体验从头至尾观察一段时间。他可能在决定,需要在一个指定点上对用户显示和隐藏什么;他可能在决定,需要什么以及如何询问——例如,用户会选择一个菜单选项还是在表单输入框内输入文本?设计师也可以决定一个功能是否需要,以及如何和何时与一个产品的其他部分发生联系或连接。
界面是产品的一部分,人们直接与界面进行交互。虽然我更喜欢理解为“人”而不是“用户”,但还是让我们接受既定的术语——“用户界面”或“UI”。负责界面设计的人通常被称为“视觉设计师”或“UI设计师”。但是,当界面在用户没有触摸按钮或屏幕的情况下,涉及声音或动态效果就难以通过“视觉”进行描述。
交互设计(IxD)是指在用户与产品进行交互时,决定产品如何响应的一种行为和事件的设计。以按钮为例,界面设计涉及它看起来是否像按钮及该如何摆放,而交互设计则涉及按钮按下后产生的行为。
随着产品的发展,这些设计角色的彼此分离开始产生问题。为了说明这一点,设想当你与一款只显示音频界面的产品进行交互时的场景:
“你好,平板电脑。”
“嗨,兰迪,我能为你做什么?”
“你能在我下班回家前十分钟打开空调吗?”“当然。”……
这里并没有与视觉相关的界面,界面的可理解性是与用户的交互期望交织在一起的。
设计一种可被理解的体验要求我们给用户设置一个适当的期望,界面元素必须准确地反映期望的目标。当用户与这些界面元素进行交互时,结果应该满足人的预期。所以,卓越的产品设计包括让用户感觉熟悉,让操作行为适合内容(如在需要的时候正好出现在那里),或两者皆有。
可理解的体验指的是:
设立正确的期望。
满足这些期望。
有意义的体验指的是:
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或完成目标。
同时让他们获得满足和喜悦。
IA,另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信息架构”。
“信息架构”过程包括观察和分析复杂的信息集,然后设计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信息可以更好地被组织,更好地被程序化以及更好地被理解。
产品设计往往涉及复杂的信息集,所以为信息提供的组织原则会或好或坏地影响着产品的整体体验。设想一下,你有一个样式丰富的内容主体(包含文本和图片),用户发布这些文本和图片,作为产品的一部分可供使用。你选择组织这些内容的方式,就相当于构建结构体系,这会在很多方面影响你的产品,包括:
用户对预期体验的理解。
用户对产品所有部分的访问。
用户所关注特定部分的体验。
数据库中数据存储的方式。
产品的哪些部分需要进行快速优化。
产品实现价值承诺的感知力。
产品的某些部分像承载用户所创造内容的“容器”,而另一部分完全是由产品创造者明确地设计和生产的。用词、分组和信息层次结构对产品体验来说非常重要。创建合适的分类信息,对于确保产品易于使用和在用户首次使用时能唤起积极响应来说也很重要。
创建产品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努力平衡不同的影响因素。产品管理是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黏合剂,它会把所有学科黏合在一起,并使它们彼此产生联系。我记得有一次看到某公司招聘产品经理的广告,要求其不仅能确保列车准时运行,还要能帮忙建造列车轨道。这是一个完美的隐喻,总结了产品经理的角色以及产品管理的范围。
产品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比较
不要将产品管理和项目管理混淆,后者协调任务的过程和会议的期限,并将其作为实际开发工作流程中的一部分。在Etsy,我们喜欢说“项目管理是自由的”。这意味着很好的开发人员、设计师或产品经理同时也都是很好的项目经理,所以分清产品管理和项目管理的范畴就变得尤为重要。
产品经理至少需要平衡三件事,这样做可以帮助引导产品路径。这三件事是:
产品业务需求。收入模式是什么,或者为什么这个产品对公司的战略目标很重要?
技术限制。开发工程师会与产品经理或团队沟通。这些限制可能是数据库存储的挑战、项目所花费的时间、产品的运行速度、代码与其他系统集成的复杂性,或者仅仅是从软件工程角度来看所涉及的工作量。
使用产品的用户体验。产品经理需要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去理解用户并平衡他们的需求。产品经理是最接近产品设计的一个角色,但是产品经理在充当一个整体引导者角色,而产品设计师则通常扮演用户,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
这些因素之间存在一些固有关系,如用户很少意识到或去主动关心开发工程上的限制(如开发资源或项目时间限制),但用户需求的优先级却常使得产品经理调整产品功能开发的顺序。产品经理这么做的确有充分的理由,产品需要被设计成可靠的和可被信赖的,按照这个方向,它必须首先保证能正常使用,并且满足业务目标,这可以帮助产品可持续地发展和改进。
接下来我们谈谈UI,由视觉设计师和交互设计师设计的用户界面。在这个领域,设计师通过设计界面和交互模式来塑造用户的使用行为。
在我看来,UI的代名词是视觉设计。它就是你看到的产品外观。按钮如何设计?按钮上放什么样式的文字?矩形输入框采用方角还是圆角?顶部导航栏是采用有色背景以使其和当前品牌相得益彰,还是采用中性背景,这样看起来更像原生操作系统?
交互设计则更关心这些界面元素所表现出的行为。点击按钮后会发生什么?点击一个相似的按钮,它是否能产生相似的反馈?是否可以通过将产品界面元素放在不同位置的方法来引导特定的用户行为?
工程师、程序员、开发者,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同一件事——这些人的主要角色就是通过编写代码使产品可以使用。
同样意义上,对于设计师,众多细节任务中的其中一个就是在表单标签上选择合适的字型。工程师会选择不同的代码实现策略保证产品可以使用,工程师的知识结构是决定产品最终形式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他们很有可能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需要规划出可以使产品更好、更快和更智能的实现方案。在某些情况下,他们能利用技术方面的知识提出一些设计师或产品经理考虑不到的解决方案。
文案是产品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但却经常被忽略。尽管设计的核心法则是“尽情展示,不必多说”,但某些时候,解释也十分必要。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所有这些需要解释的部分会涉及你自己、同事、老板、产品测试者以及用户。
另外,这里有很多需要强调的东西:产品中有非常多的文案写作。界面设计通常依赖文字进行交流。比如:
导航元素
按钮文本
功能名称
表单输入标签
错误信息
有时候最好的设计优化并不是视觉或交互上的改变,而是按钮文本或表单输入标签的改良。
你发布了很酷的新功能,它设计精良、夺人眼球,完美地平衡了商业、技术和用户体验的约束……产品内的文案肯定做出了重大贡献,它让用户知道了产品是什么以及怎么使用。用户界面与你的预期一致,它真实地展现了产品。还等什么?你需要有人来使用这个产品而不是将它束之高阁。
人们怎样才能发现它呢?你必须成为“营销者”,需要让公众意识到产品的存在,并帮助他们了解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宝贵时间花在这款产品上。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产品营销。
产品营销需要评估产品的功能、属性,对产品进行定位,并向受众传递信息。这些受众可能是用户、媒体或其他能够帮助你传播产品信息的渠道。这些全由产品的本质来决定。
产品营销是关于软件本身的,这里的产品营销与确保品牌建立的传统营销相关,但又不仅限于此。
产品营销针对某个特色功能——或一组功能,或一个流程,或产品的其他方面——能做什么,为什么用户觉得它有价值,为什么用户会在意它,以及为什么用户会使用它。产品营销包括定义媒介模式和挖掘媒介渠道,从而有利于产品信息更好地向外传播。
调研,是产品设计过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最原始的阶段,你为自己设计,所以不妨试着反省自己并尝试理解自己想要做什么。即使你只是为了你个人而去设计,你还是要明白自己的需求是什么,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大多数情况下,你并不只为自己设计。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调查、提问,关注大量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你为哪个群体设计、设计什么以及如何设计。我们知道调研是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既然是设计的一部分,你就需要了解在哪个阶段有多少调研需要去做。
我们同样认识到调研可以或应该存在于产品设计的每个时期,无论前期、中期或后期。你可以在产品设计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类型的调研。这里的可能性的范围很广。你的需求会引导你去做:
市场调研
用户调研
可用性调研
数据分析
诀窍在于经常发问。因为你永远不可能使自己的产品完美无缺,所以你不乏得到用户反馈的机会。现实是,你的产品可能经常存在一些问题,通过提问并听取反馈,来不断减少自己的错误,如果幸运的话,甚至可以做到没有错误。
有价值的调研值得去做!从中学习,并运用它!
谚语说,一个人不能同时带上所有帽子,意思是你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兼顾到位。但在某些情况下,你必须能。在周末晚上你在餐桌上“创造”的第一个产品是什么样的?我猜,你采纳了每个人的意见。如果以这样的经验来运行一个网络产品,你就了解我说的是什么意思了。这并不容易,但也不是不可能。当你能够同时处理许多事情——尽管并不是每天都需要这样——你和你所设计的产品会因此变得更好。
这里仍然存在一个固有观念,即很难找到掌握很多技能且才华横溢的设计师。通常情况下,“程序设计师”或“用户体验&视觉设计师”具有相关交叉领域的知识,会给互联网产品带来整体性的成功。
人们认为很难找到这样同时具备各项技能的人,所以称他们为“独角兽”,想象这些传说中的设计师在神话的丛林中奔跑,却从未被找到过。
请把这样一种想法从你的头脑中抹去。
具有多技能和经验并同时了解不同领域知识的设计师确实存在于这个世界中。我确实亲眼见过(并和他们组建过团队)。有关设计方面的学科发展非常迅速,终有一天会成长为设计界的强大引擎。
为什么坚持这种多技能组合人才难以找到,或者更糟的是即使找到了也有可能并不合适?我感觉充满了恐惧(“我是否必须要学习这些新技能?”)和不确定性(“我并不了解这些如何能发挥作用,所以我不喜欢”)。
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有很多兴趣。有些离我们的专业很远(如烹饪和烘焙),有些和我们的专业相关(如网站设计和字体设计),这些技能在产品设计中都非常有用。找到一位才华横溢的“独角兽”设计师能够舒服地坐在一个交点上,准备满怀激情地创造计划好的数字产品——美好的产品设计,健全的产品建设,敏捷的产品推广——这一切并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