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发展报告

978-7-115-65157-0
作者: 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上海大学
译者:
编辑: 林舒媛
分类: 其他

图书目录:

详情

本报告基于对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发展的长期实地调研与理论研究,以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全面梳理了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的历程与现状,旨在为国内外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内容上,本报告深入探讨了国家公园建设的战略规划、生态保护、旅游资源开发、社区参与及利益共享等核心议题,同时结合甘肃省独特的地理、文化与生态特点,对国家公园在平衡地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此外,本报告还关注了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创新、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环境教育与公众参与等方面的实践进展。本报告适合关注生态保护、旅游管理、区域发展等领域的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及从业人员阅读。

图书摘要

版权信息

书名: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发展报告

ISBN:978-7-115-65157-0

本书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发行数字版。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您购买的人民邮电出版社电子书仅供您个人使用,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和传播本书内容。

我们愿意相信读者具有这样的良知和觉悟,与我们共同保护知识产权。

如果购买者有侵权行为,我们可能对该用户实施包括但不限于关闭该帐号等维权措施,并可能追究法律责任。

版  权

组  编 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 上海大学

主  编 张旭晨

副 主 编 吴明红 高建玉

责任编辑 林舒媛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丰台区成寿寺路11号

邮编 100164  电子邮件 315@ptpress.com.cn

网址 http://www.ptpress.com.cn

读者服务热线:(010)81055410

反盗版热线:(010)81055315

内 容 提 要

本报告基于对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发展的长期实地调研与理论研究,以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全面梳理了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的历程与现状,旨在为国内外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内容上,本报告深入探讨了国家公园建设的战略规划、生态保护、旅游资源开发、社区参与及利益共享等核心议题,同时结合甘肃省独特的地理、文化与生态特点,对国家公园在平衡地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此外,本报告还关注了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创新、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环境教育与公众参与等方面的实践进展。本报告适合关注生态保护、旅游管理、区域发展等领域的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及从业人员阅读。

《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发展报告》编委会

主  编 张旭晨

副  主  编 吴明红 高建玉

编委成员 蔡 轲 赵 龙 唐 量 李世阳 孙昊宇 段晓笛 傅 晶

     王佳俊 党 琪 李进军 廖空太 裴 雯 朱高红 董众祥

     黄晨翔 王学福 付得合 刘万年 靳继军 郭生祥 董万涛

编写人员 高腾洋 滑子龙 孙 悦 张 宇 童丹青 蒙岱均 袁 昊

     梅婧婷 邹佳乐 隆振恒 杨紫微 钱梓涵 袁奇琛

序  言

国家公园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着力点,也是保护自然生态、传承文化遗产、促进绿色发展的有力手段。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强调,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逐步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因此,不断总结当前国家公园建设的经验对于推动国家公园事业迈上新台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甘肃这片土地拥有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明。千百年来,这里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盛与繁荣,也孕育了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然而,随着经济飞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生态环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国家公园体制的构建,是我们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作为西北地区国家公园建设的代表,对于推动区域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示范意义。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许多生态保护项目和绿色产业发展成果引人瞩目,成为甘肃省的亮丽名片。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仍面临许多挑战,需要我们不懈努力。

本报告秉承科学的态度,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实际情况。报告内容涵盖国家公园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措施,包括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开展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探索投融资和特许经营实践,以及加强宣传教育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我们也意识到,这份报告并非最终的答卷,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希望通过这份报告引起更多人对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的关注和关心,鼓励更多人积极参与其中,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报告汇聚了众多专家学者的智慧,凝聚了无数生态环保工作者的心血,旨在为国家公园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最后,我要向所有参与撰写本报告的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感谢。正是你们的辛勤工作和专业精神,才使得这份报告得以如期完成。同时,我也要感谢各界人士对本报告撰写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

希望《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发展报告》能够为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的进一步开展提供重要参考,激发更多有识之士关注和参与的热情。让我们共同迈向更美好的明天,共同创造绿色、美丽的未来!

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

2024年6月

前  言

《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发展报告》对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总结了甘肃省在国家公园建设和发展中取得的重要成就和积累的宝贵经验,同时指出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

本报告分为总报告、分报告、案例篇等部分。报告首先介绍了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的背景及意义,总结了甘肃省在国家公园建设工作中,尤其是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生态保护、社区协调发展、矛盾冲突处置、实施保障、宣传交流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同时也总结了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路径;随后详细阐述了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的重点领域和措施,包括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开展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探索投融资和特许经营实践、加强宣传教育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本报告还强调了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和入口社区建设的重要性,以及拓展社区共管模式的必要性。

本报告指出,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在生态保护、资源管理和社区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在新的发展阶段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甘肃省仍需强有力的管理依据,亟待国家公园相关法律法规的发布,以及更加科学和系统的规划,以确保国家公园建设在整个区域的协调性和连贯性。此外,有关部门进行顶层设计应该充分考虑生态保护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这些都对甘肃省国家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目前,甘肃省一些地区仍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风险。因此,要进一步优化保护地的布局,加强对生态脆弱地区和关键生态功能区的重点保护,确保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功能完整性。

同时,本报告强调需要推进国家公园的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目标,这要求在保护自然生态的前提下,充分挖掘生态资源的潜力,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在推进国家公园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产业的绿色转型发展。本报告强调,建设美丽中国,国家公园建设是重要抓手和体现。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注重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推进自然生态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生态支撑。

本报告为我们全面了解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了重要参考,旨在推动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为实现美丽中国的愿景贡献智慧和力量。

第一章 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概况

摘要: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中国国家公园建设的一部分,在维护生态安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生态保护和社区生计之间提供了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目前,甘肃省国家公园包括已经正式设立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和祁连山国家公园,以及正处于积极创建阶段的若尔盖国家公园。甘肃省国家公园位于三大高原和三大自然区域的交会处,生态格局复杂多样,包括森林、草原、冰川、湿地、荒漠、农田等生态系统。其生态地位重要,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关键。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包括高山、冰川、森林、湖泊等,以及多个自然遗产地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甘肃省在国家公园建设工作中,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生态保护、社区协调发展、矛盾冲突处置、实施保障、宣传交流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也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解决路径。

关键词:管理体制 生态保护 自然教育 生态体验 投融资 特许经营 宣传教育 国际交流合作 信息化管理平台 入口社区建设 社区共管模式 保护与发展

一、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背景及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的贺信中指出:“中国实行国家公园体制,目的是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这是中国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公园是国家、人民、民族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国家公园至少具有4个层面的意义:就国家治理而言,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载体,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发挥主导作用;就人民而言,它是最美丽的国土,是人民向往的美好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中华民族而言,它是世代传承的无价遗产,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华彩乐章;就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言,它将在保护地球生物和文化多样性、缓解气候变化危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国家公园的最大亮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自古以来就具有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以管子的“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为代表,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自然和人、自然和文化从来都不是二元分裂的,而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甘肃,古属雍州,地处黄河上游,东接陕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内蒙古、宁夏,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它像一块瑰丽的宝玉,镶嵌在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上。甘肃海拔大多在1000m以上,为崇山峻岭所环抱。北有六盘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东有岷山、秦岭和子午岭。境内地势起伏、山岭连绵、江河奔流,地形相当复杂。这里有直插云天的皑皑雪峰、一望无垠的辽阔草原、辽阔无边的戈壁瀚海、郁郁葱葱的次生森林。

甘肃省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地区,但同时其国家公园边界内外的人口密度极高,这要求甘肃省必须统筹考虑生态保护与社区生计。因此,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在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的前提下,积极寻求生态保护与社区生计良性互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治理模式,这也是中国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探索。甘肃省积极开展国家公园建设工作,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牢记“国之大者”,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对甘肃省生态保护作出重要指示。建设国家公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目的是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逐步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纳入国家公园体系,严格保护、世代传承。推进国家公园建设是甘肃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对于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大意义。

2.建立整体性保护机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甘肃省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具有维护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陇南山地生态平衡,阻止腾格里、巴丹吉林、库木塔格三大沙漠南侵,保障黄河、长江、河西走廊内陆河和青海湖水源补给的重要功能。开展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创新生态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整合优化现有保护地,增强生态系统连通性,统筹跨区域生态保护与建设,实施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统一管理,更加有效地保护甘肃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对于完善区域生态服务功能、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意义。

3.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态平衡

甘肃省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世界高寒种质资源库和野生动物迁徙的重要廊道,是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栖息地和分布区。长期以来,大熊猫、雪豹、白唇鹿等濒危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生态发生变化,导致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较大压力。设立甘肃省国家公园体系,整合相关区域和各类保护地,有效修复高原山地生态系统,打通野生动物活动迁徙廊道,增强大熊猫、雪豹等珍稀动物栖息地的适宜性、连通性,保护和恢复野生种群,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4.提高生态服务效能,增加民生福祉和促进社会稳定

甘肃省国家公园所在地区以传统农牧业和种植业为主要产业,经济结构单一,农牧民群众增收渠道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协调联动机制不够健全。甘肃省统筹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转变传统农牧业生产方式,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生态移民,推进绿色发展;创新体制机制,解决跨地区、跨部门的体制性问题,对国家重要自然资源资产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与修复;充分发掘和利用历史遗迹、民族传统、民间技艺等丰富文化内涵,开展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促进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协同联动,促进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5.强化自然资源统一管理,促进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

甘肃省不仅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还通过开展国家公园体系建设,落实自然资源的权利主体,推动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监管,将各类自然资源的质量、数量全面摸清,并通过合法手段公示明确,将保护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产权人或使用权人身上,分类施策、强化管理,破解管理机构重叠、多头管理问题,解决生态环境破坏乱象,这对促进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特色

(一)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历程

21世纪初,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开始在国家公园建设方面进行积极探索。2006年,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通过地方立法首先成立了普达措国家公园,将三江并流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关联区域拟定划为中国较早的国家公园,但鉴于当时当地立法机关没有批设国家级公园的权限,云南省于2008年才被正式列为国家公园建设试点省,普达措国家公园由此成为国内第一个由原国家林业局审批、原省林业厅主管的拟定国家公园。随后,黑龙江伊春汤旺河国家公园经原环境保护部和原国家旅游局联合批准于2008年10月挂牌拟定成立。这一时期,各部门和地方政府自发开展国家公园建设。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国家公园建设作为生态文明战略中的一项重大举措,需要真正落到实处,中央及相关部门从政策、法规等方面全面积极推进国家公园发展。2015年,《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发布后,国家陆续开展了三江源、祁连山、武夷山等10个国家公园试点建设。

1.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总体情况

2017年,《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出台,国家公园体制的顶层设计初步完成。在这之后,甘肃省率先进行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片区)和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试点工作(见图1)。2018年,国家成立了统一的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迈入新阶段,甘肃省也相继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片区)管理局和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局。2019年,《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发布,这标志着自然保护地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2020年,国家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并于2021年正式宣布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等5个第一批国家公园。在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获批成立后,甘肃省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发展,建设国家公园体系,不断完善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片区)建设管理,持续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的批建工作,并积极筹备若尔盖国家公园(甘肃片区)建设。

图1 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基本情况

2.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

2017年,自开展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甘肃省严格按照《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扎实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不断巩固生态治理成效,全面完成管理体制创新、科学系统布局、制度标准建立、生态保护修复、强化科技支撑、推动共建共享、加强宣传推介等方面的试点工作,按期完成体制试点任务,达到预期改革目标,并于2020年底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组织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评估验收。国务院于2021年9月同意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

3.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2017年,自决定开展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甘肃省委、省政府牢记“国之大者”,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公园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铁腕整治祁连山生态环境被破坏问题,高位推动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全力构筑国家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完成试点任务,达到预期改革目标,并于2020年9月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组织的第三方评估验收,具备正式设立祁连山国家公园的条件。

2021年以来,甘肃省深刻把握国家公园建设的政治性、严肃性和重要性,对标第一批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决策要求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安排部署,深化拓展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成果,积极推动落实国家公园建设重点工作任务,不断巩固祁连山生态治理成效。

4.若尔盖国家公园(甘肃片区)创建

2021年10月,甘肃省委、省政府印发的《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积极推进若尔盖国家公园建设,实施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治理保护项目,打造全球高海拔地带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栖息地。”2021年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构建以祁连山、大熊猫、若尔盖(甘肃)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若尔盖国家公园(甘肃片区)筹备工作正式启动。2021年以来,甘肃省强化责任担当,狠抓落实,积极推进若尔盖国家公园(甘肃片区)筹备工作。甘肃省政府牵头成立了若尔盖国家公园(甘肃片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积极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汇报工作,加强与四川省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科学设定国家公园范围和功能区界线,积极推动相关工作开展,组织编制完成若尔盖国家公园(甘肃片区)“两报告一方案”(《拟建若尔盖国家公园科学考察与符合性认定报告》《若尔盖国家公园社会影响评估报告》《若尔盖国家公园设立方案》),于2023年3月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报送了若尔盖国家公园(甘肃片区)创建评估验收申请。

(二)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属性

1.国家代表性

甘肃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保有大量重要的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小的自然生态系统和荒野,孕育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在维持我国乃至亚洲生态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国家公园所在位置更是典型生态区域的核心部分,其生态系统的国家代表性突出,包括寒温带山地针叶林生态系统、温带荒漠草原生态系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典型草原(克氏针茅草原)、荒漠草原(沙生针茅草原)、高寒草甸(嵩草草甸等)、荒漠(猪毛菜荒漠等)。甘肃省国家公园区域是黄河、河西走廊内陆河和青海湖的重要水源产流地,野生动物迁徙的主要廊道和珍稀濒危物种的重要栖息地,具有维护青藏高原生态平衡及阻止腾格里、巴丹吉林和库木塔格三大沙漠南侵的重要作用。若尔盖区域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造就了全球面积最大、最原始、保存最完整的高寒泥炭沼泽湿地,其面积约50万公顷,泥炭储量约19亿吨。若尔盖区域内的高寒泥炭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是青藏高原区域性水循环、碳循环的“交融场”“动力池”“晴雨表”,在调控温室效应、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保护和科研价值突出;河流、湿地、草地等生态系统的变化过程和空间格局具有大尺度生态过程的典型性,它们是揭示若尔盖区域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土壤、植被等之间关系,反映人类活动的宏观生态效应的天然实验室。

根据原《国家公园设立规范》的附录——《全国主要伞护种、旗舰种名录》,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片区)有野生大熊猫110只,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9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74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4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63种。祁连山国家公园的伞护种、旗舰种有林麝、马麝、野牦牛、白唇鹿、黑颈鹤和雪豹等6种。雪豹等顶级食肉动物的存在构成了区域生态系统完整的食物网。祁连山国家公园有野生脊椎动物28目80科401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1种;高等植物98科1487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20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兰科植物3种,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的濒危物种7种。若尔盖国家公园(甘肃片区)共记载野生高等植物37目84科1317种(含亚种、变种、变型),其中蕨类植物15科32种、种子植物69科1285种;野生动物780种,包括鱼类23种、两栖类8种、爬行类7种、鸟类276种、兽类82种、昆虫384种,其中黑颈鹤、雪豹、林麝3个物种被列入《全国主要伞护种/旗舰种名录》。若尔盖国家公园(甘肃片区)的珍稀濒危特有物种聚集程度高,具有极高的科研和保护价值。

甘肃省国家公园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是我国青藏高寒地区典型的自然景观富集区,同时还拥有具有北亚热带生物资源的自然景观区。冰川雪山、森林草原、丹霞丘陵、沼泽湿地、绿洲沃野,一处处野性十足而张扬的美景在祁连山交相辉映。祁连山国家公园拥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拥有中国特有和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的集聚区。若尔盖国家公园(甘肃片区)拥有如黄河首曲等自然景观,在黄河流域文化的发源、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祁连山国家公园是红色爱国教育的重要基地,现有红色文化12处;是裕固族、藏族、回族、土族、哈萨克族、蒙古族、汉族等民族文化的交会地,形成了特有的“祁连山文化圈”,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七大类56项;是甘青文化区——河西走廊和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重要交界地带,拥有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现有重要古遗址、遗迹18处;是东西方文化跨大陆交流的重要区域,现有代表性宗教建筑8处。若尔盖草原是安多藏族文化的聚集区,安多藏族文化与若尔盖自然景观相映,形成了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安多藏区的宗教、历史、艺术等方面的遗迹和遗址分布广泛,为安多藏族文化的传承与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2.生态重要性

依据《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祁连山国家公园位于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属于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由于祁连山的存在,我国西北干旱荒漠地带呈现出绿岛景观,孕育了森林、草原、荒漠、冻原、农田、水域、冰川和雪山等生态系统,为雪豹、白唇鹿、马麝、黑颈鹤等珍稀濒危动物提供栖息环境,是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典型生态系统代表,发挥着水源涵养、防风固沙、土壤保育、气候调节、水土保持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养育着河西走廊、河湟谷地、柴达木盆地及黑河下游绿洲地区。祁连山国家公园内形成了以森林、草原、灌丛、荒漠为主的植物群落;以雪豹、黑颈鹤、岩羊和盘羊等为代表的高原动物群落;以高山沼泽、高山湖泊、河滩地带、高原灌丛、湿地生物等为主体的复合生态群落,重要生态系统面积达378.44万公顷,占祁连山国家公园总面积的75%。公园内,植被指数、植被生产力得到提高,各流域水质状况良好,优势乔木树种碳密度增加。各监测站点数据显示,祁连山国家公园内的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水土保持功能和林区水源涵养功能,草地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物种丰富度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均实现增长。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片区)是大熊猫等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具有丰富的植被生态。海拔1000m以下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主要为次生灌丛及人工林,仅存部分原始林,主要树种为栎类、油桐、化香、漆树、棕榈等。海拔1000~1700m为落叶阔叶林带,大多为次生林,主要树种为栎类、山杨、桦、槭等。海拔1700~2900m为针阔叶混交林带。海拔2900~3500m为针叶林带,主要为冷杉、云杉、柏、铁杉等组成的针叶纯林。海拔3500m以上为高山灌丛草甸,大部分岩石裸露,散生有高山绣线菊、竹类等灌丛,间断有成片的苔草草地。大熊猫国家公园内各生态系统功能稳定,以寒温性常绿针叶林群落、山地草原群落、高寒草甸群落、荒漠群落为主的植物群落均为处于较高演替阶段的植物群落。保护物种种群稳定且数量持续增加。大熊猫、雪豹种群明显扩大,黑颈鹤种群数量呈增长趋势。甘肃省国家公园维持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大尺度生态过程的完整状态,地带性生物极为富集,大部分区域保持原始自然风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到优化。

3.管理可行性

经过多年试运行,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片区)管理机构实行省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双重领导、以省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履行国家公园范围内生态保护、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特许经营管理、科研监测、社会参与管理和宣传推介等职责,负责协调与当地及周边的关系,下设保护站,承担一线调查监测工作。

目前,甘肃、青海两省立足各自保护地管理机构现状,分别建立了规范、统一、高效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其中,甘肃省初步建立了祁连山国家公园省级管理局、分局、保护站三级管理体制。祁连山国家公园建立了国家主导区域联动、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综合治理、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取得了丰硕可观的试点成果。目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能够保障国家公园的有效运转。

而筹建的若尔盖国家公园(甘肃片区)区域内的土地为国家和集体所有,集体土地占若尔盖国家公园(甘肃片区)面积的85.51%,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清晰。同时,保护管理部门已与辖区内各草地使用单位签订共管协议。依据协议,已有的保护管理部门对辖区内草地和自然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使用。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甘肃黄河首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甘肃玛曲青藏高原土著鱼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均为国家和集体所有。省公安厅森林公安局尕海—则岔分局和省公安厅森林公安局黄河首曲分局由省级部门和地方政府直属。目前,已经建立了以高原森林、草甸、湿地、野生动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各类自然保护地5个,其中自然保护区3个(甘肃黄河首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甘肃玛曲青藏高原土著鱼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2个(甘肃省碌曲县则岔石林地质公园和则岔省级森林公园)。3个自然保护区都基本建立了保护局—保护站—保护点三级保护管理体系,制定了较为全面的规章制度,建设了一定的办公、科研监测、野生动物救护等方面的基础设施,为国家公园建设奠定了基础。现有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易于统筹,为机构组建和管理运行提供了人才队伍。

(三)甘肃省国家公园生态格局及生态地位

1.生态格局

甘肃位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和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东部季风区三大自然区域的交会处,总土地面积达42.58万平方千米。甘肃地域狭长,地质地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除海洋生态系统外,森林、草原、荒漠、湿地、农田、城市等六大陆地生态系统均有发育。自然因素影响大、干旱范围广、水土资源不匹配、植被少而不均、承载力低、修复能力弱是甘肃生态的基本特征。

甘肃省国家公园基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形成了较为分明的生态格局。南部沿省界从西北到东南的带状区域,依次分布有祁连山、甘南高原、“两江一水”(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流域,该区域降水量大,植被较茂密,是甘肃省的主要林区与草原区,也是河西内陆河和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补给和涵养区,承担着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种生态功能,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也是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北部沿省界从西北到东南是河西三大内陆河流域的中下游,该区域降水量小,植被稀疏,西北部有库木塔格、巴丹吉林、腾格里三大沙漠和沙尘暴策源区分布,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也是生态治理的重点区域。位于南北两区之间的是城市和农业集中分布区,该区域社会经济活动频繁、能量流动旺盛、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内核位置,是复杂系统、多样生态的交错区,也是生态优化的重点区域。

2.生态地位

甘肃省国家公园地处长江、黄河上游,是全国水土流失治理和防沙治沙的重点区域,其生态建设是确保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涵养补给黄河水源、根治长江水患、实现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是改善恶劣气候环境、促进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阵地;也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两屏三带”全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对确保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甘南高原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甘南高原降水量大,水资源丰富,大面积的湿地、草地和森林孕育了众多河流,这些河流每年向黄河补水65.9亿立方米——占黄河源区年径流量的35.8%、黄河总径流量的11.4%。该区域是黄河的重要水源补给区,直接影响黄河径流的稳定。

甘肃境内“两江一水”流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面积较大,是长江主要支流嘉陵江重要的水源涵养和补给区;区域内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水土流失严重,是长江上游主要的水土流失防治区;此外,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国宝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之一,是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存区。

河西走廊北部是防风固沙生态屏障区。甘肃省沙化土地(包括沙漠、戈壁)的总面积为11.92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8%,列全国第五位。沙化土地绝大部分分布在河西走廊北部地区(占98%),风沙线长约1600km,主要风沙口有846处,全国八大沙漠中的腾格里、巴丹吉林、库木塔格三大沙漠在此均有分布。该地区是我国沙尘暴主要策源区之一,也是全国防沙治沙的重点区域。

祁连山是内陆河水源涵养和补给区,位于我国地势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的过渡带以及青藏、黄土、内蒙古三大高原的交会地带。海拔2500~3500m有森林分布,海拔3600m以上有多年冻土,海拔4400m以上有终年积雪,海拔5000m以上有现代冰川。祁连山冰雪、降水和地下水所形成的径流汇成56条河流,形成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每年以75亿立方米的水资源支撑着甘肃省河西地区及黑河下游内蒙古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阻止巴丹吉林、腾格里、库木塔格三大沙漠合拢和抵御风沙东扩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特殊的复合生态系统,对确保河西走廊及内蒙古西部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自然景观地位

大熊猫国家公园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会地带,海拔落差大,最高处可达4000m以上,最低处不到600m。其自然景观丰富多样:既有空旷的高山草甸、挺拔的冷杉林,又有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和茶园。春季,当山下已是百花盛开、满目绿色时,山上仍是春寒料峭、白雪皑皑。夏季,当城市里骄阳似火、酷热难耐之时,保护区内则是林木遮天蔽日、清凉舒爽。秋季,保护区层林尽染,笔墨难写其意,丹青难画其魂。初冬,晶莹剔透的雾凇挂满树梢,正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要是赶上一场大雪,则山河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美不胜收。

祁连山国家公园是我国典型青藏高寒地区自然景观富集区,由一系列西北至东南走向的高山、沟谷和山间盆地所组成,其平均海拔达4000m以上,最高山峰疏勒南山团结峰海拔达5808m,山间盆地和宽谷平均海拔达3000m以上。谷地是野生动物的乐园,也形成了祁连山山连着山的独特美景。独特的气候造就了多样的环境、丰富的水源、一片片适宜人类和野生动物生存的天地,以及壮丽的自然景观。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的自然景观主要包括马牙雪山、透明梦柯冰川、七一冰川、天祝三峡、冰沟河景区。

若尔盖国家公园(甘肃片区)的自然景观主要为千姿百态的石林地质遗迹、苍劲挺拔的山峰、碧波荡漾的尕海湖、蜿蜒曲折的黄河首曲湿地、宽阔雄浑的高原草场,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辽阔壮美、极富特色的高山草原自然景观图。则岔区域石林峰林、峰丛、溶洞等溶蚀地貌广泛分布,峰峦叠嶂,雄伟壮观,谷底云杉、柳树、柏木等生长茂密,悬崖峭壁的石缝中,云杉、冷杉郁郁葱葱,山顶白雪皑皑、岩石裸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质遗迹景观。尕海湖被誉为“高原上的一颗明珠”,湖面浩浩荡荡、一望无际,黑颈鹤、天鹅等珍禽遍布湖边草滩,每年春秋季都有数以万计的候鸟到此歇脚,繁衍后代,经此迁徙,因此尕海湖素有“鸟类乐园”的美称。湖边山花烂漫,水草丰美,天蓝水碧,天水相连,阳光、溪流、湖泊、珍禽、青山,构成一幅迷人的壮丽画面。黄河从巴颜喀拉山发源后,自青藏高原一路向东南进入玛曲境内,遇到四川北部高山的阻挡,河水掉头流向西北,形成了罕见的180度大转弯,重新回归青海省。因此玛曲被称为“黄河首曲”。黄河在这片广袤且平坦的高原上,形成了多如牛毛的小支流,它们蜿蜒穿行,不但提供了丰富的水源,还滋养了丰茂的牧草,引来成群的牛羊,为这湿地草原增添了更富动感的景观。雪山与湖泊相交错,景观独特。河曲马场库坝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碧波荡漾,水天一色,是观光、摄影的极佳胜地。在齐哈玛镇南部的河谷地带,著名的齐哈玛黄河吊桥横跨南北,此地山清水秀,被称为黄河首曲的“小江南”,河谷内分布着玛曲县最大的柳属河谷灌丛,是观赏首曲日出(采日玛日出)的最佳地带。采日玛日出是黄河首曲最迷人的景观,旭日从无垠的绿色“地毯”上一跃而起,又大又圆,万道霞光穿透晨雾,照亮绿茵茵的草原,使人豪情倍增。高山草甸是公园内最大的自然景观,偌大的草场秀丽而宁静,宽阔而雄浑。黑白相间的牛羊、蘑菇状的帐篷随处可见,山坡上灌木丛星星点点,点缀着高山草甸。则岔区域森林多分布于阴坡、草甸多分布于阳坡,森林与草甸界限分明、交错分布,形成了难得的高原特色景观。

(2)自然遗产地位

甘肃省国家公园具有典型且完整的沟弧盆系统的地质记录。按照原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地质遗迹调查规范》对地质遗迹的分类,祁连山国家公园的典型地质遗迹主要有6个,划分为基础地质和地貌景观两大类,地层剖面、岩石剖面、岩土体地貌、冰川地貌4类及层型、变质岩剖面、碳酸钙盐岩地貌、现代冰川遗迹4亚类。分布于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的七一冰川、透明梦柯冰川都是典型的冰盖冰川遗迹,具有突出的美学价值,也是价值极高的自然遗迹。若尔盖国家公园(甘肃片区)内的地质主要有白龙江复背斜轴及两侧断裂带侵入岩体剖面、碌曲县郎木寺丹霞地貌、则岔喀斯特岩溶地貌、黄河首曲水体地貌、尕海湖水体地貌。

(3)生物多样性地位

甘肃省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丰富,有陆生脊椎野生动物1059种、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201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56种,二级保护动物145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1种。这里分布有高等植物5207种(包括亚种和变种),隶属243科1216属;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6种和9类(27种),其中一级保护野生植物3种和1类(2种),二级保护野生植物43种和8类(25种)。

三、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经验

(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经验

1.管理机构特点

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期间,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片区)建立了省级管理局、分局、保护站三级管理体系:结合2018年甘肃省机构改革,设立了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与省林业和草原局合署办公,由省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兼任管理局局长,内设国家公园管理处;2019年,依托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建了白水江分局;2020年,依托陇南市林业和草原局组建了大熊猫裕河分局;分局设保护站,负责辖区内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野外生态及种群动态研究、野外救护、森林草原防火、日常管护等工作。

大熊猫国家公园设立后,按照中央编办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工作要求,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会同省委编办研究提出《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机构设置方案》,按照中央编办召开“第一批国家公园管理机构设置工作视频会议”精神,修改完善《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机构设置方案》。

祁连山国家公园依托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两个县级机构分别组建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张掖分局、酒泉分局,制定并印发了各分局的“三定方案”,细化明确分局管理职能,健全完善业务科室,系统布局28个基层保护站、175个管护站,调整充实管护人员,明确管护职责,推动构建形成省级管理局、分局、保护站三级管理模式,全面提升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管护基础保障水平。执法层面依托省森林公安局祁连山分局、盐池湾分局分别组建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张掖综合执法局、酒泉综合执法局,目前,两个综合执法局已挂牌成立,相关工作已全面开展。同时,研究提出《祁连山国家公园张掖、酒泉综合执法局权力清单》《祁连山国家公园张掖、酒泉综合执法局执法工作方案》,深化拓展资源环境综合执法工作实践,推动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走深走实。设立甘肃省国家公园监测中心,作为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的科研监测业务支撑单位。将省市双重管理的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2个保护站和18个森林公安派出所全部上划省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其中16个保护站被划入国家公园范围,初步解决了管理体制“两张皮”的问题。

若尔盖国家公园(甘肃片区)则吸收上述两个公园管理机构的经验,按照“一个公园一套机构”“实行管理局—管理分局两级管理”的原则和要求,结合甘肃实际情况,初步提出了若尔盖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机构设置建议。拟设置若尔盖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及所属碌曲分局、玛曲分局,负责若尔盖国家公园(甘肃片区)管理工作,实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甘肃省政府双重领导、以甘肃省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

2.自然资源管理模式

2019年9月,甘肃省自然资源厅联合省林业和草原局对白水江片区的土地资源资产、森林资源资产、草原资源资产、水资源资产、矿产资源资产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价值评估,形成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报告》。配合自然资源部统一组织开展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完成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片区)资料收集、底图制作、数据核实等相关工作。全面完成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任务,为科学评估国家公园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落实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奠定了基础。全面落实《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在张掖市肃南县开展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制定并印发了《肃南县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试点成效显著。省政府印发了《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林草“一地两证”问题整改落实方案》,省林业和草原局牵头对总面积为566.88万亩重叠的森林、草原进行了重新确权颁证,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林草“一地两证”问题整改工作全面完成。

3.协同管理机制

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期间,甘肃省建立了上下联动、部门配合、局省会商、专家会诊的工作协调推进机制。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中国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园区有关工作的通知》(甘政办发电〔2016〕62号),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以省林业和草原局、省编办、省发改委等19个省直相关部门和陇南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大熊国家公园(甘肃片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其主要负责统筹协调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片区)总体方案的编制工作,研究确定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片区)的范围、管理体制、政策措施和实施方案,指导、推动、督促重大工作措施落实。该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甘肃省林业厅(2019年机构改革后更名为省林业和草原局),负责日常工作。甘肃省林业厅成立了国家公园筹备工作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其负责统筹协调落实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中涉及林业的各项工作任务,研究确定国家公园(甘肃片区)的范围、总体规划,推进行业管理体制的整合设置,指导、推动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实。陇南市及武都区、文县政府,白水江、裕河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也成立了相应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牵头,成立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与川陕甘三省建立了体制试点“四方会商”机制。甘肃省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国内科研机构和高校的院士、专家组建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白水江片区顾问专家咨询组,在全国率先成立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科技创新联盟。依据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白水江片区2019—2020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确定的39项重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勘界定标、本底调查、规划编制、生态移民、生态环境整治等各项试点任务。大熊猫国家公园设立后,配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局省联席会议机制,提出甘肃省联席会议机制成员建议名单。

为进一步加速推动公园建设,甘肃省在跨省协调方面采取以下举措。一是在省级层面成立了由甘肃、青海两省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的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召开了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会议,并不断健全协同管理机制和监管机制,发挥跨省协调机制优势,合力推动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二是充分发挥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作用,健全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联席会议制度,不断加强与青海省在自然资源监测、国家公园标桩立界、资源环境综合执法和国家公园宣传科普方面的交流合作。三是主动与青海省相关部门协调对接,协同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评估反馈意见整改情况和验收评估相关工作,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四是结合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探索开展跨区域、跨部门联合执法。

4.管理监督制度办法、技术规范体系

2017年5月,甘肃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甘办发〔2017〕34号),建立了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2020年3月,甘肃省配合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编制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监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大熊猫国家公园监测系统建设专项规划》,制定并印发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监督检查暂行办法》。为了加强执法监督,结合森林公安体制改革工作精神,甘肃省委编办会同省林业和草原局就国家公园范围内实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建立统一执法机制等问题,依托省森林公安局白水江分局组建了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白水江片区综合执法局,其隶属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主要负责白水江片区的资源环境综合执法工作。森林公安体制改革后,原甘肃省森林公安局白水江分局移交省公安厅管理,保留白水江片区综合执法局牌子,其承担的白水江片区资源环境综合执法工作职责不变。为进一步完善社会监督机制,甘肃省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并印发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社会监督管理办法(试行)》,规范和强化了白水江片区监管工作,保障了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甘肃省林草、民政、自然资源、测绘等部门会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公园办、规划院,联合开展祁连山国家公园范围勘界调查,与相关地方政府共同提出了《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范围和功能区勘界方案》(以下简称《勘界方案》),先后经省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和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后上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目前《勘界方案》已纳入《祁连山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借助专业院所技术力量,甘肃省历经5个月的外业调查和内业汇总,编制完成《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总体规划(2017—2035年)》,于2018年8月8日经专题论证会审议通过,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编制《祁连山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提供了依据。依托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科技创新联盟成员专家团队优势,甘肃省结合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实际,积极推动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相关专项规划和方案编制工作。甘肃省已编制完成《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生态体验和环境教育专项规划》《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等48个专项规划和制度方案。

在管理制度上,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期间,甘肃省配合编制了《大熊猫国家公园总体规划(试行)》,指导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组织编制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总体规划》《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白水江片区专项规划、方案(纲要)》,以及《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大熊猫栖息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专项规划》《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科研体系与科普宣教展示基地建设专项规划》《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生态体验和环境教育专项规划》《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性专项规划》《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一般控制区生态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周边区域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等6个专项规划,于2019年12月上报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审核。经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批复,甘肃省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一般控制区生态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试行)》《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周边区域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规划(试行)》2个专项规划,其余4个专项规划被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纳入大熊猫国家公园相关专项规划。甘肃省组织编制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大熊猫野外种群遗传档案实施方案》《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专题文化活动方案》《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宣传工作方案》等17个工作方案,其中13个方案上报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审核批复并正式印发。大熊猫国家公园设立后,甘肃省配合四川、陕西两省共同编制了《大熊猫国家公园总体规划(2022—2030年)》,经反复沟通调整,三省就总体规划内容达成一致,联合会签后正式将其报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审定。甘肃省还组织编制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片区总体规划(2022—2030年)》,该规划已通过评审并上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二)生态保护经验

依据《大熊猫自然保护地巡护技术规程》《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自然资源管护责任制度》《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白水江分局自然资源管护制度》《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生态公益性管护员管理办法》,白水江分局配合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制定并印发了《大熊猫国家公园野外巡护管理办法(试行)》,以规范巡护工作。白水江分局设置了70条巡护线路,巡护线路长350km,职工每年巡护出勤15 120人次。裕河分局设置了99条巡护线路,巡护线路长970km,职工每年巡护出勤15 680人次。巡护人员每天填写巡护日志,实现对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片区)主要区域的全覆盖。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片区)持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工程,进一步强化工程管理,提高工程实施效果。依托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和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项目,通过采取人工造林、补植补造、平茬复壮、修枝割灌、封山育林、人工管护修枝等措施,加强大熊猫栖息地生态保护和修复。2017年以来,共完成植被恢复2767公顷,封山育林6166.7公顷,建设大熊猫迁徙生态廊道2处,森林有害生物防治面积达66.7公顷,片区退化和被破坏的植被基本得到恢复。制定了《甘肃、四川、陕西三省大熊猫国家公园资源环境联合执法行动方案》,组织开展了白水江片区自然资源环境综合执法专项行动,打击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依法查处资源环境违法行为,有效杜绝非法猎杀和经营利用野生动物等事件的发生,切实加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甘肃省文旅厅会同相关部门和陇南市,大力开展以整治环境、清理垃圾、美化风貌为重点的景区全域无垃圾行动,有力促进了国家公园生态环境改善。

祁连山国家公园推进天然林保护、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湿地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持续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祁连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制定《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自然资源管护责任制度(试行)》,明确管护内容、靠实管护责任、完善管护体系,层层签订管护目标责任书,严格执行巡护制度,不断健全监管机制,提升硬件水平。搭建国家公园现代化信息监测网络,实现区域内局、站、点、重要卡口、道路之间的互联互通、远程定位、远程可视化操控和远程监督监测,着力构建“三防”体系,强化自然资源监管,实现国家公园范围监测全覆盖。相继开展“利剑”“春雷”“绿剑”“昆仑”等专项打击行动,依法查处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行为,切实加大野生动物和自然资源保护力度,共查办各类案件100余起,同时,与青海省森林公安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森林公安局在签订警务合作协议的基础上,多次共同开展联合执法检查、秋季巡护执法、禁牧区联合执法检查等专项行动,有效震慑了违法犯罪活动。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系统质量稳步提升,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三)社区协调发展经验

1.社区共管机制

白水江分局按照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关于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集体所有自然资源合作保护协议签订工作的通知》精神,积极推进白水江片区集体所有自然资源合作保护协议的签订工作。截至2023年6月底,白水江分局已与69个行政村签订协议,确定保护面积6.35万公顷(均位于一般控制区),其占集体土地总面积8.21万公顷的77.3%。裕河分局与39个行政村签订协议,确定保护面积3.37万公顷,其占集体土地总面积4.47万公顷的75.4%。2020年,省财政厅下达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730万元,主要用于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范围内74个行政村社区的宣传、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清洁能源替代、就业培训等方面的工作。

2.生态补偿机制

甘肃省政府出台了《甘肃省陆生野生保护动物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补偿办法》,文县政府制定了《文县陆生野生保护动物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补偿试行办法》《文县陆生野生保护动物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补偿工作实施方案》,二者对陆生野生保护动物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相关的政府补偿作出了明确规定。白水江分局积极争取中央财政保险保费补贴项目,每年投入资金348.99万元,为15.75万公顷森林投保,为遭遇自然灾害及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的投保林地提供林地恢复及有害生物防治资金补助,增强了白水江片区林地抵御灾害风险的能力。甘肃省制定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国家公园内居民长效生态补偿机制方案》,明确了补偿范围、标准、领域、主客体等内容。2018年,甘肃省完成公益林区划落界工作,白水江片区内符合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的公益林已全部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补助范围;下达落实农民管护补助资金,用于集体林的管护工作。2016—2020年,国家实施了新一轮草原奖补政策,继续实行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补两项政策,提高了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补标准。甘肃省财政厅每年向白水江片区涉及的2个县(区)下达资金1387万元,其中武都区1114万元、文县273万元。奖补政策直接增加了社区居民的收入。

甘肃省发改委等10个部门制定并印发了《甘肃省贯彻落实〈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完成生态补偿立法研究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将甘肃省列为生态综合补偿试点省份。一是制定《甘肃省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实施意见》,重点在祁连山地区黑河、石羊河流域开展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试点,健全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目前已落实首期奖补资金3500万元。二是2018年甘肃省公益林区划落界完成后,将国家公园范围内符合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的林地全部区划界定成公益林,符合标准的公益林全部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补助范围。三是坚持“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基本方针,落实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每年下达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8个县(区、场)禁牧、草畜平衡奖补资金4.15亿元,通过大力发展饲草产业,引导牧区发展舍饲,推动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四是对于国家公园范围内适宜开展生态补偿的湿地,积极进行补偿,对于酒泉分局片区的盐池湾党河湿地,按每人每年1.6万元的标准进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

3.生态公益岗位机制

白水江分局借助天保、公益林、草原、湿地等工程项目,设置生态管护公益岗位,组织制定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社会服务公益岗位设置方案》《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生态公益性管护员管理办法》,组织当地居民通过从事公益岗位工作,参与国家公园建设。在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内共选聘生态护林员1202名;优先安排原住居民对试点区域内河流水源地、林地、草地、湿地、野生动物进行日常巡护。依据国家公园相关单位和部门提出的《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公益管护岗位设置需求方案》,组织编制《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生态公益管护岗位设置方案》《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社会服务公益岗位设置方案》。

4.社区转型发展形式

通过发展符合大熊猫国家公园功能定位的生态产业,积极探索产业转型方式。据初步统计,白水江分局、裕河分局指导社区居民种植水果(坚果)2574.4公顷、中药材8924.5公顷、茶叶62 998.2公顷、其他经济作物278公顷、食用菌3.9公顷,蜜蜂养殖1074户,扶持生态旅游企业1家、乡村旅游接待户22家、生态文化产品生产销售点3处、其他接待服务点2处。为提高社区参与积极性,白水江分局在社区实施大熊猫栖息地水源保护项目,开展太阳能灭虫灯和黏虫板安装、水源地垃圾回收设施建设、水源地管理培训以及节能改造等工作,从根本上减少了水源污染,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20年,甘肃省下达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经费270万元,其中文县180万元,武都区90万元,专门用于推进国家公园范围内社区(村)共建,完成文县和武都区共33个行政村社区共建工作,社区共建内容主要包括社区(村)宣传、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清洁能源替代、就业培训等。在国家公园周边打造入口社区和特色小镇,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提升接纳农牧业人口转移和产业集聚的能力,将生态移民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统筹落实各扶持项目和政策,研究编制《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周边区域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引导公园周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

5.社会参与模式

甘肃省制定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吸引社会资金和国际资金参与国家公园建设方案(试行)》《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接受社会捐赠管理办法(试行)》《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志愿者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社会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社会组织和个人合作管理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办法(试行)》《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国际交流合作方案(试行)》《甘肃省国家公园社区共管共建方案(试行)》《国家公园甘肃省片区社会参与机制实施方案(试行)》等,不断引导社会力量为国家公园建设做出贡献。文县政府完成了铁楼乡、范坝乡、碧口镇3个特色小镇规划,加强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周边特色小镇建设。裕河分局辖区原裕河镇风屏村茶叶加工专业合作社转型成为陇南臻怡澜悦茶业开发有限公司,聘用当地居民,带动社区158户居民通过茶叶采买加工增收。非政府组织通过开展项目合作、提供技术服务等参与白水江片区建设。白水江分局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制定《乡村社区集体林内农户自留林薪柴管理办法》和《乡村生活垃圾及社区河道管理办法》;与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合作,在文县碧口镇李子坝村开展“协议保护项目”,探索以社区为主体的森林管理机制。

甘肃省先后制定《社会组织及个人参与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片区建设管理办法》,吸引企业、公益组织和个人参与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建设与发展,鼓励社会资本认领、承担生态恢复治理项目;研究制定《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志愿者服务管理办法》,建立完善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服务、激励制度;组织制定《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周边区域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国家公园甘肃片区社会参与机制实施方案(试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国家公园建设,通过国家公园建设为周边区域发展提供更多动力。

6.特许经营管理办法

甘肃省积极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工作,组织起草了《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特许经营管理模式》《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特许经营收入管理办法》,相关内容纳入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制定的《大熊猫国家公园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组织编制了《大熊猫国家公园政府购买服务专门化目录》,并上报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审核;制定并印发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原生态产品认定管理办法(试行)》。配合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制定并印发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试行)》,相关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制定《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不断规范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特许经营活动,保障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以及特许项目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组织编制《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特许经营项目规划》,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直接利用,促进周边区域民生改善,实现园区可持续绿色发展,推动国家公园建设与农牧民增收致富、转岗就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

(四)矛盾冲突处置经验

2021年以来,甘肃省按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工作安排,扎实推动国家公园内突出问题和矛盾风险处置,压实责任、分类调处,确保问题见底、解决见效。

1.人工商品林调整方面

甘肃省按照《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批复》,为加快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片区相关工作提出了具体措施包括对大熊猫国家公园内突出问题和矛盾风险进行全面调查和系统梳理,在充分调研并征求地方意见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基本农田、人工商品林等重点矛盾冲突问题的处置意见。截至目前,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片区)内882公顷零散分布的永久基本农田和2734公顷耕地继续按耕地管理;1840公顷人工商品林逐步转为生态公益林。

2.矿业权分类退出方面

依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各级各类保护地矿业权分类处置的意见》,陇南市政府制定了《陇南市各级各类保护地矿业权分类处置实施办法》《陇南市各级各类保护地矿业权分类退出工作方案》,积极推进白水江片区矿业权退出工作。按照“共性问题统一尺度、个性问题一矿一策”的原则,制定矿业权退出方案和水电站处置方案,积极推动矛盾冲突问题解决,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内11宗矿业权已分类退出10宗,剩余1宗探矿权已制定退出方案,按时限要求退出。祁连山国家公园原有115宗矿业权,截至2023年8月已全部销号退出并完成生态恢复治理。

3.水电站处置方面

大熊猫国家公园按照《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水电站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工作的意见》,对白水江片区水电站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整治。对于建成运营的水电站,分枯水期、丰水期两个时段核定了水电站最小下泄流量值。省生态环境厅已组织水电站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会同省水利厅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全省水电站环境影响后评价的通知》(甘环发〔2019〕221号),对7座水电站开展综合评估,分类确定处置意见,使其运行到截止年限退出。对祁连山国家公园范围内保留运行的14座水电站,均已分别制定了处置方案。按照《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电站关停退出整治方案的通知》(甘政办发〔2017〕203号)精神,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水电站按规定运行至截止年限退出,并做好生态恢复治理。

4.生态移民搬迁方面

陇南市政府组织制定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核心保护区居民迁移安置方案》,计划将核心保护区内的147户、515名原住居民进行搬迁安置。已搬迁158户627人,其中核心保护区87户330人,一般控制区71户297人。目前,陇南市正在积极争取相关政策项目支持,逐步搬迁核心保护区剩余的60户185人。

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已实施移民搬迁266户846人,现有常住人口9095户33 174人,其中核心保护区目前剩余674户2090人,一般控制区剩余8421户31 084人。相关市县均制定了核心保护区生态移民搬迁方案,在群众自主自愿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开展核心保护区现有居民的搬迁工作。

5.基本农田调整

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现有永久基本农田229个板块1117.44公顷,其全部位于一般控制区。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建议“将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内1公顷以上的永久基本农田27个板块409.07公顷,以开‘天窗’的方式调出祁连山国家公园;1公顷以下的永久基本农田202个板块708.37公顷转为生态用地”。

6.建制村镇调整

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涉及天祝、肃南两县7个建制乡镇、24个建制村,总面积达5106.97公顷。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建议“将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内7个建制乡镇、24个建制村调出祁连山国家公园”。

(五)保障机制实施经验

1.基础设施建设

大熊猫国家公园和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中央财政通过中央预算内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资金、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和中央财政国家公园专项补助资金等渠道,大力支持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2020年,中央财政依托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设立“国家公园专项补助”。2018年至2021年,国家累计投入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资金14.73亿元(2018年4.09亿元、2019年3.77亿元、2020年4.15亿元、2021年2.72亿元),其中,中央资金14.22亿元,省级资金0.51亿元,相关资金统筹用于国家公园勘界立标、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生态保护补偿与修复、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教育与生态体验、保护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等方面。

2.资金管理

甘肃省管理局向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上报了《甘肃省整合财政资金用于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方案》,制定并印发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社会捐赠管理办法(试行)》《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吸引社会资金和国际资金参与国家公园建设方案(试行)》,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国家公园投资渠道主要有中央预算内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资金(发改委)和中央财政国家公园专项补助资金(财政)。按照相关要求,甘肃省国家公园分别建立项目储备库,对入库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项目及建设内容;严格按照《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全面落实项目管理主体责任,对在建项目实施跟踪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到位、按期完工,不断提升项目建设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3.科研与人才队伍建设

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组织编制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以大熊猫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自然资源智慧监测与管理物联网系统建设方案》,新建了自然资源监测专网、自然资源智慧监测管理平台、野生大熊猫视频监测点、物联网环境监测站等,形成“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祁连山国家公园依托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建立甘肃省祁连山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支持兰州大学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建立祁连山研究院,开展“祁连山涵养水源生态系统与水文过程相互作用及其对气候变化的适应研究”等科研项目。兰州大学共发表论文53篇,出版《祁连山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理论与技术》等专著2部。

在人才方面,组建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顾问专家咨询组,其参与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相关规划编制、法规标准制定、生态保护研究、生态修复、技术方案论证工作,配合开展相关调研、体制机制创新研究等工作。整合省内外20余个科研院所、高校、相关企业等部门和领域的科技资源优势,在全国率先成立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科技创新联盟,组织该联盟成员单位开展学术研讨交流,联合申报科技计划项目,支持联盟理事单位开展“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治理成效评估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祁连山区牧草新品种引进与草畜平衡技术研究与应用”等科研项目。

(六)宣传交流经验

1.科普宣传

建立国家公园宣传平台,持续开展宣传报道。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加强同甘肃日报社、省广电总台、中国甘肃网等省属重点媒体合作,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载体,紧紧围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重点工作,宣传报道典型做法和经验。同时,联合中国日报积极进行对外宣传报道,重点宣传近年来白水江片区通过不断开展技术优化,在野生大熊猫实时监测与智能识别技术方面取得的新突破,宣传大熊猫国家公园是人与野生动物和睦共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

运用制作宣传专题片、开展专题报道等方式,大力宣传甘肃祁连山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成效。2018年,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期间,“国家公园与生态文明建设”高端论坛在敦煌举行。省委宣传部协调相关媒体,策划拍摄大型纪录片《祁连山国家公园》;积极谋划并协调制作单位,拍摄纪录片《我们的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选送作品在《秘境之眼》“2021年精彩影像点赞活动”中获得三等奖。围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重点工作,宣传报道典型做法和典型经验,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朝闻天下》节目专题采访,介绍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进展情况,在《中国绿色时报》发布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成效专题报道。制作国家公园宣传册、宣传片,宣传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成果。试点开展以来,甘肃日报社及其新媒体共发表相关报道近300篇,省广播新闻中心、电视新闻中心等共播报重点新闻稿件60余条,新甘肃、视听甘肃、中国甘肃网结合微博、微信客户端制作发布相关信息800余条。依托各级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张掖分局、酒泉分局先后开展“植树节”“爱鸟周”“湿地日”等系列宣传活动30余次,制作各类宣传展板400余块,在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1000余条,微信公众号矩阵阅读量达15万人(次);酒泉分局利用现有展览馆,适时面向社会公众和中小学生开展自然环境教育体验活动,2017年以来共开展自然体验活动134场次。

2.自然教育

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在白水江分局新建了自然宣教中心、自然教育基地,建立了大熊猫科学研究基地、5处生态定位观测站(点),改造了动植物博物馆、野生动物固定监测展示中心、保护站宣教室以及展示系统等,实现了巡护监测成果在展示系统中实时播放。目前,白水江动植物博物馆被列为当地中小学科普教育基地,每年开展大规模的科普宣教活动20余次。2020年7月,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自然教育基地、大熊猫国家公园碧口生态体验小区分别被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命名为首批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基地、首批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体验小区。制作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片区)宣传画册,并拍摄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片区)综合宣传片。

酒泉分局先后被评为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先进集体、酒泉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科研教育基地、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教学实习基地、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科研教学实践基地、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盐池湾科研实验基地,被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及世界自然基金会确定为祁连山雪豹盐池湾保护基地。张掖分局先后获得“甘肃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林业科普基地”“全国环保科普教育基地”“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同时,积极推动祁连山国家公园周边区域可持续发展。目前张掖市已被列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候选城市,将为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提供良好的周边环境。

甘肃省在认识到创建国家公园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公园自身资源优势提出了公园建设的愿景,定下了发展目标,给未来工作指明了方向,并且在明确总体要求的前提下,提出了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的主要任务以及更加细致的规划方案。这些任务和方案从整体上将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的主要路线具体化,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了风向标,有助于稳步推进三大国家公园建设工作,同时为我国国家公园规划体系建设积累了一系列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

(七)建设经验总结

1.准确把握要求,清晰定位目标

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和若尔盖国家公园体系建设过程中,甘肃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甘肃省根据三大国家公园自然资源优势与建设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各自目标定位,明确未来工作开展方向。国家公园管理目标主要包括: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以及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遗产。

2.明确主体任务,专项管理重点

甘肃省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实施方案首先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明确主体任务,如划定国家公园范围、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保护生态系统、协调社区发展等。在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甘肃省对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作进一步细化规范指导,制定相应的专项规划与方案。专项规划与方案是国家公园战略规划、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细化,也是政府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安排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特定领域相关政策的依据。

3.科学保护生态,丰富治理措施

保护生态是国家公园建设的首要目的。面对破坏严重的园区生态,甘肃省相关部门集思广益,科学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内在规律,对冰川、湿地、森林、草原等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并且制定了丰富多样的治理措施,如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河湖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水土保持、野生动植物保护、水资源保护、中小河流综合治理、森林和草原防火等重大生态工程。这些措施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保护了生物种群。

4.稳定社区发展,引导居民参与

“人”“园”同心是国家公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甘肃省在国家公园创建过程中,高度重视园内及周边存在的大量社区居民,积极推动社区生产生活方式转型;实施生态移民,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居民从事生态公益岗位、社会服务公益岗位相关工作;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探索建立国家公园内工矿企业有序退出机制。

四、存在问题与解决路径

(一)存在问题

世界上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自然保护区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地居民的拥护和支持,传统的“孤岛”和“堡垒”式的封闭管理模式受到挑战,单一的保护目标与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明显脱节。甘肃省国家公园地处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当地居民的生存大多依赖自然资源。国家公园的设立会导致居民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引发国家公园与社区的矛盾。

从政策层面看,相关法律法规和协调机制尚相对滞后。国家公园是中国自然保护事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保护地模式,目前尚无专项法律法规。在各地建立国家公园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的形势下,出台管理法规迫在眉睫。

从管理层面看,国家公园责权分离,职责不清。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保护地和林场经营区交叉或重叠,导致管理难度增加。同一保护区域建立了具有不同行政层级、隶属不同系统的多个管理机构。

从经济层面看,国家对国家公园建设的投入不足。世界各地的国家公园建设都是以提供公共产品为主的公益性事业。国家公园一旦建立,就会产生费用。目前,对于拟建国家公园的自然保护区,各级政府已将相关人员的工资、公务费用纳入财政预算,这些投入虽然不能满足需求,但为维持自然保护区的日常管理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

从社会层面看,当地社区居民、保护主体和利用主体三者未形成利益共同体,难以避免将农村集体林和一些村庄划入国家公园范围,然而,由于直接经营者不同程度地忽视甚至损害保护主体和当地社区的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保护主体和当地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应尽快建立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的互补和协调机制。

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代表性的矛盾和问题。例如,张掖分局现有天保公益林面积1193.73万亩,林地“一张图”数据库与国土“三调”数据对接融合后,公益林面积减少424.92万亩,这导致自收自支人员、企业职工和长期临聘人员的工资发放面临巨大压力。祁连山国家公园依托原有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和基础设施设立,其172个资源管护站大多远离城镇,由于缺乏专项资金支持,部分资源管护站办公和生活用房等基础设施陈旧,加之用于垃圾处理、旱厕改造、污水处理等的设施无法纳入地方政府规划,职工生产生活多有不便。划定祁连山国家公园范围时,从整体上划定的22个保护站中有6个保护站未纳入国家公园范围,因而这6个保护站很难获得国家公园建设项目的支持。

又如,裕河分局管辖面积大、东西跨度长,涉及陇南市文县、武都区两个县区7个乡镇、39个行政村。按照工作职责,承担着监测巡护、森林防火、资源管护、宣传教育、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等日常工作,工作量大面宽,任务十分繁重,需要大量的工作经费。裕河分局管护站(点)均为原省级自然保护区或国有林场设施,缺乏投入和维护。部分管护站房屋已倾斜垮塌,职工只能租住民房。裕河分局辖区内资源环境综合执法工作由省森林公安局白水江分局组建起来的白水江片区综合执法局负责,但省森林公安局白水江分局无林业行政案件执法权,同时由于机构改革时,各级森林公安局统一转隶到了公安系统,加之裕河分局基层单位均为事业单位,无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故园区内的行政执法工作难以开展。园区林地面积大,人均管护面积超过5000亩,且大部分地方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基础设施、监测手段落后,巡护车辆缺乏,目前,全分局无工作车辆,资源管护较为艰难。园区内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仅靠天保工程、公益林补偿,补助标准低、资金投入少,生产经营设施(茶场、药场各一家)退出难。

(二)解决路径

1.规范管理机构设置

应明晰各种管理模式下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的性质、级别、内设部门、直属机构、分级管理机构、人员整合方式等要害问题,以充分展现国家公园的主导地位,顺应机构改革趋势,以促进管理体制的合理化。

2.健全法律制度体系

依法颁布有利于促进各国家公园间法律适用关系的上位法,进一步增强各国家公园条例办法的法定效力。在此过渡期内,国家公园主管部门与监管部门应共同制定指导性意见,明确不同管控分区的具体管控要求。此外,及时颁布国家公园条例、规划等管理办法,从而为条例和规划的制定、上报、审批等提供法治依据。进一步明确国家公园管理部门、监管部门、审批部门、各级地方政府的权责,持续强化合作,全面整合多方力量,以保障国家公园的各项职能得以有序履行。

3.完善资金保障长效机制

需着重加大财政拨款力度,合理规范拨付渠道,保障拨付目的地合理使用。中央政府及各省级政府应按照事权划分划定出资,以保障国家公园的建设和运行。将生态系统评价纳入项目考核体系,建立保护成效与资金投入相挂钩的机制,以确保将有限的资金优先用于解决亟须解决的问题。应完善社会捐赠机制,吸引社会资本为国家公园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持。持续加强自然教育与宣传,提升国家公园的社会影响力,成立基金委员会集中接受社会捐赠。推广特许经营模式,积极开发特色入口社区,将优美的生态环境与丰富的自然资源转变为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经济活力。

4.强化治理能力建设

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按照专业化导向,尽快解决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的编制空缺问题,逐步改善专职人员的学历结构和年龄构成。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提升其业务能力。同时,需加大社会参与程度,缓解编制不足的压力。推广灵活引进政策,突破人才使用障碍。鼓励推广购买服务模式,迅速有效满足实际需求。完善志愿者服务机制,调动公众积极性。此外,要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成果和基础设施条件,推动治理体系朝着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提升治理能力和效率,依托科技的力量不断推动国家公园建设。

5.完善空间布局

建议合理调整国家公园边界。应充分考虑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尽快制定整合方案。在过渡期间,要持续完善跨省或跨市县的联动保护机制。将镇村建成区、永久基本农田等保护价值不高且存在尖锐矛盾的区域按相关政策规定移出国家公园,以提升国家公园的原真性和管理效果。

相关图书

高考导数探秘:解题技巧与策略
高考导数探秘:解题技巧与策略
领域驱动设计工作坊
领域驱动设计工作坊
T20天正建筑V8.0实战从入门到精通
T20天正建筑V8.0实战从入门到精通
Marc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标准教程
Marc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标准教程
图解仓颉编程:高级篇
图解仓颉编程:高级篇
Flask Web应用开发项目实战 基于Python和统信UOS
Flask Web应用开发项目实战 基于Python和统信UOS

相关文章

相关课程